2024:把握大势 干字当头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这一年长子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山西省、长治市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紧扭住“做好山文章、绘好水景图、布好名城局”发展思路和“一城三区八园”战略布局,一手抓稳定经济基本盘,一手抓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经济运行承压趋好
2024年,全县GDP预计增长2%,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0.5%,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6%和7.1%,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总体呈现稳步回升的态势。
项目建设向新向优
全年推进总投资434.85亿元的重点项目326个,预计可完成投资80.49亿元,增长13%。
结构向新。新兴产业类项目总投资占比达到49.3%,开工建设山西中研高性能软磁材料、中央厨房、结晶工艺开发二期等一批新质生产力项目。
质效向优。产业类项目占比达到58.9%,比2023年高出16个百分点,项目结构持续趋优,呈现出传统项目减少、新兴项目增多趋势,项目建设迸发新活力、新动能。
争资招商再创佳绩
争资争项名列前茅。全年共争取市级以上项目176个、资金16.64亿元,资金总额创近三年新高。尤其是,争取到中央关于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资金3960万元、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单产提升资金3000万元,在全市“千万工程”观摩中,获得最高奖补资金1550万元;县人民医院争取到全市唯一的县级医院三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资金1000万元。
招商引资精准有效。县领导带队外出招商21次,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外出招商96次。1—11月,签约项目213个,金额229.2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10.22%;签约项目开工率57.7%,完成投资17.47亿元。
对口合作纵深推进。累计申请对口合作资金1405万元,推动中粮华商长子县五万吨冷库、首都医科大学医疗器械、“京数长算”绿色发展应用中心等对口合作项目顺利建设;与北京新发地市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医疗、教育、文旅等方面对接交流80余次,实施合作项目20余个,不断推动对口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迈进。
“三大抓手”见实见效
产业链方面,围绕华远陆港、星萌科技、山西中研等“链核”企业,持续强化建链延链补链,加快实现产业从中低端向高精尖、产业链从“中间”向“终端”转变。圆满承办长治市首届冻干食品产业发展大会,汇集全国各地120余家冻干食品上下游关联企业,签约总投资46.87亿元的合作项目17个,全县首条产业链初具模型,打破地域限制,实现长治市跨区域辐射。
专业镇方面,培育长子青(尖)椒、潞酒、猪头肉、现代物流4个县级专业镇,推动潞酒专业镇评选认定为市级专业镇,实现长子县市级专业镇“破零”目标。
开发区方面,持续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明确煤机维修制造和加工、固废综合利用、食品深加工三大产业定位和主攻方向,重点实施总投资52亿元的项目40个,完成工业投资14.2亿元,同比增长38.1%,开发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的作用更加凸显。
优势产业加速崛起
能源强县纵深推进。全县10座煤矿全部通过特级安全高效矿井现场评审,建成3座智能化矿山,全年原煤产量3125万吨,先进产能占比达到100%;非常规天然气产量9935.3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5.75%;持续提升“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水平,积极推进新型储能建设和鑫光电厂复工,抓紧开展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动西南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落地,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供应体系和用能洼地。
现代农业“有中生新”。“一县一业”持续壮大,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3.64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累计达到7.7万亩,在长治市占比由2022年的40%跃升至64%,产值突破27亿元,设施农业不断向规模化、集聚化、全产业链发展。加大院校合作力度,推动有机旱作农业从“试验田”走入“生产田”,从小面积示范转向大面积推广。因此,全国节水农业观摩交流座谈会暨部省战略合作山西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现场会选择将长子县作为实地观摩的第一站。
文旅开发厚积薄发。稳步实施文旅康养融合发展“15865”计划,120.852公里“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竣工投用,占长治市总里程的26%,是去年全省建设里程最长的县区;山海传奇时空广场快速推进,成功扛起长治市“中国神话之乡”创建大旗;九连环大院提升改造,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彩塑研学实训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天王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彩塑产业基地和研学基地成功揭牌;先后成功举办长子紫云山景区神话文化旅游推介、长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丹朱夜市消夏文化周等多项文旅宣传推介活动;抢抓“跟着悟空游山西”机遇,崇庆寺、法兴寺火爆出圈,仅国庆假期,就累计接待游客近10万人,景区接待量排名长治市第二,带动收入1300余万元,全县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025:重点突破 整体推进
汇聚经济发展强大合力
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长治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聚焦“晋东南物流基地、全市能源生产供应基地、特色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区”三大功能定位,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长子示范区”发展目标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用好“七措并举”经济工作主抓手,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狠抓工作效率,持续深化全方位转型,统筹城乡融合发展,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奋力开创长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做好八个方面重点工作
全面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加大有效投资,强化招商引资,优化工作机制,推动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市项目盘子。
全面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好市委产业转型“五大行动”,以新型工业化和制造业振兴升级为主攻方向,走出一条结构优、质量高、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全面提振消费和服务业发展,激发消费潜力潜能,提升文旅内涵品质,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扩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实稳粮保供,做强特优产业,做美和美乡村,做好巩固衔接,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全面建设新型城镇,推动城市提质更新、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城市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
全面扩大改革开放,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开发区改革创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创新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为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全面打造美丽长子,攻坚污染防治,强化生态修复,推进节能降碳,推动污染防治工作争先进、晋位次。
全面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就业增收,提升教育质量,建设健康长子,兜牢社会保障,坚守安全稳定底线,让老百姓笑容更多、心里更暖、获得感更强。
文/张月
图/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