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专家选育良种 农民远程种田

——走进太原市晋源区西邵村智慧温室大棚

  • 村民正在采收西红柿。本报记者王媛摄

  •   2月21日,记者走进太原市晋源区西邵村的智慧温室大棚,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大棚内,普罗旺斯西红柿枝繁叶茂、长势喜人,一颗颗西红柿挂满枝头,红的娇艳欲滴,绿的如翡翠般晶莹。村民们穿梭其中,手脚麻利地忙着打包装箱,一筐筐西红柿映红了村民的笑脸。
      西红柿的丰收离不开棚内先进的智能化农业设备。智能温控系统能够根据外界温度自动调节大棚内的温度,为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自动灌溉系统则会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水量,自动精准地进行补水滴灌;远程监控系统更是让村民们实现了“掌上管理”,只需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远程操控大棚内的光照和温湿度等。
      据了解,西邵村村“两委”还启动了“数字乡村”智慧平台系统,实现了对村情村况的全方位、多角度监管。通过智慧平台,村庄的各个角落尽收眼底,空气质量、水质情况、土壤湿度等数据实现了精准掌握。村民只需轻点手机屏幕,便能随时随地了解村里的最新动态,真正实现了“一屏观全村、一网管全村”的智慧化管理。
      眼前这片硕果累累的示范园,昔日曾是一片荒芜的撂荒地。以前,这里地势低洼,每逢雨季,积水难排、内涝频发,致使土壤板结硬化,盐碱化问题严重,庄稼难以扎根生长。西邵村村“两委”探索创新“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流转整合闲置土地资源120余亩,带领全村大力整治盐碱地,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科学规划、整体布局建设温室大棚。
      为确保大棚作物高产优质,西邵村村“两委”特邀农技专家选育沙瓤多汁、味道浓郁、不酸不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并对村民进行现场指导,一对一传授种植技术。经过农技专家的指导,村民们的种植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良种良田良技良法相融合,终于迎来了西红柿的大丰收。“新大棚迎来首次丰收,这一年的辛苦都值了!”正在忙着采收西红柿的村民薛俊萍,脸上笑开了花。
      丰收的喜讯如同花香引蝶,吸引了众多批发商纷至沓来。“西邵村的普罗旺斯西红柿个大沙甜、品质上乘,在市场上特别抢手,所以我才大老远跑来批发收购。”山西童小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梁慧建一边指挥着工人装车,一边介绍道,“这些西红柿主要销往北京、天津、南京、郑州等大城市,在当地市场很受欢迎。”据悉,西邵村目前共种植35个大棚的普罗旺斯西红柿,采收期将持续至4月份,头茬产量预计近50万公斤,将为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接下来,村里计划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打通产加销各个环节,深度融合农文旅资源,精心做好农业‘特优’文章,坚定不移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之路,促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把农业种植与生态研学有机结合,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农耕乐趣,欣赏田园风光,品尝地道乡村美食,选购新鲜农产品。同时,全力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让西邵村的农产品畅销全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西邵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志忠对西邵村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王媛 通讯员杨润德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21期

    • 第2025-02-20期

    • 第2025-02-19期

    • 第2025-02-18期

    • 第2025-02-17期

    • 第2025-02-16期

    • 第2025-02-15期

    • 第2025-02-14期

    • 第2025-02-13期

    • 第2025-02-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