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太原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

全长28.737公里,设24座车站,在大南门站与2号线换乘

  • 2月22日,乘客在太原地铁1号线列车上。 新华社记者杨晨光摄

  •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   本报太原2月22日讯(记者王媛 实习记者姚雅馨)2月22日上午10时30分,太原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初期运营。历时5年,这条串起便捷与幸福的线路,终于在这个春天和市民见面,太原地铁由此进入“换乘时代”。
      作为我省和太原市重点民生工程,太原地铁1号线一直备受市民关注。2月20日,记者在太原地铁1号线五一广场站附近遇到了家住起凤街、在武宿机场工作的市民张博涛。当时,1号线通车在即,张博涛十分激动:“日常开车上班需要近40分钟。1号线开通后,我就能坐地铁上班了,再不用担心早晚高峰堵车了。”
      太原地铁1号线贯穿太原市万柏林区、迎泽区、小店区3个行政区,将太原市主城区与汽车客运西站、太原火车站、太原南站、武宿机场等综合交通枢纽串联起来。线路全长28.737公里,西起河龙湾站,终至武宿机场站,平均站间距1.249公里,共设车站24座,全部为地下站,换乘站7座,在大南门站与2号线换乘,其他为预留换乘站。
      中国铁建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公司调度票务中心工程师梁召介绍:“目前,太原地铁1号线每日运营时间为6:00至22:00,上行单程运行时间50分钟,下行单程运行时间51分钟,每日上线17列车,全天行车间隔6分30秒。”
      太原地铁1号线广泛运用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高质量运营蓄势储能。如在节能降耗上,采用行业领先的数字化供电技术,配合制动能量回馈及分散式无功补偿系统,提高了电能质量和节能效率;在车辆运行上,搭载了网轨检测等五大在线监测系统,给乘客提供高度安全的乘车体验;在安全驾驶上,采用基于智能感知自主控制系统和列车鹰眼系统,实现了车—车通信全自动运行,全方位保障了列车控制的安全可靠;在车辆检修上,采用智能巡检机器人,配合智能化运维系统,提升了列车检修效率;在客运服务上,采用智能化和高集成度的客服中心,为乘客带来智能便捷的交互体验……
      此外,在部分车站设置便利店、母婴室等便民设施,在交通枢纽站为乘客提供高铁车次咨询、行李寄存和集合点标识等便利服务,在太原理工大学站打造利民商业体……太原地铁1号线着力提升市民地铁出行体验,打造城市地铁生活圈。
      作为太原市轨道交通线网主骨架线路,太原地铁1号线对缓解市区交通拥堵、加快城市综合能级提升、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太原地铁1号线线路建设中,先后高质量完成迎泽公园大门仿古建筑平移、“零沉降”下穿太原南站11股道高速铁路群、成功穿越百年特等老站——太原火车站、安全推进首条下穿汾河地铁隧道贯通等工程。如今,1号线正式开通,太原地铁运营里程由23.7公里提高至52.4公里,与2号线形成的“力”字形轨道交通网络架构,让市民出行更加绿色便捷。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22期

    • 第2025-02-21期

    • 第2025-02-20期

    • 第2025-02-19期

    • 第2025-02-18期

    • 第2025-02-17期

    • 第2025-02-16期

    • 第2025-02-15期

    • 第2025-02-14期

    • 第2025-02-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