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筑巢引凤 赋能发展

——洪洞县建设“引育留用”人才新高地纪略

  • “凤栖洪‘桐’、赋能未来”东北师范大学专场招聘活动现场,洪洞一中工作人员正在向学生介绍岗位信息。本报记者张文华摄

  •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年初明思路、季度定专题、不定期推项目解决人才方面难题;搭建多元平台,积极促成“产”“才”合作;组织开展高校师生研学拓展等活动,建成高端人才公寓,持续创造拴心留人良好环境……
      一项项举措,一件件实事,生动有力地证明了洪洞县建设“引育留用”人才新高地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党管人才:把真招实策落到实处

      为建设“引育留用”人才新高地,洪洞县委常委会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年初明思路、季度定专题、不定期推项目解难题,并每年列支不少于370万元的人才保障经费。建立县级领导包联服务责任制,将全县30个规上企业、12项服务事项、40名联系专家纳入包联,实行人才引进、项目推进、校地合作协同发展。建立“基础指标+奖励指标”的人才工作考核体系,构建了条块联动、整体推进的运行机制。
      同时,认真落实省委“1+N”政策体系,不断创新引才聚智举措。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上,对省外高校来洪洞应聘者,额外给予每人500元的交通补贴;在人才职称聘任上,对新引进无法聘任职称的,实行“同工同酬”薪资待遇;在人才合理流动上,实行优秀人才举荐制度,全流程代办相关事项;对于优质人才创新项目,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补贴。

    “产”“才”合作:搭建“引育留用”多元平台

      近年来,洪洞县为“引育留用”人才,搭建多元平台,积极促成“产”“才”合作。
      ——以“合作”促衔接。洪洞县有关部门精准对接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46所高校及各类科研单位,建立招才引智工作站41家,举办主题宣介、项目对接、座谈签约等活动60余场,引进博硕人才109人,签约落地项目27个、合作金额达119.77亿元。
      ——以“创新”聚优势。高标准打造山西华翔高端铸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和科研创新人才基地,支持山水水泥博士工作站成功挂牌“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实验中心”,鑫锐机械、飞虹微纳米光电入选市级人才基地,探索“揭榜挂帅”、协同攻关等模式,吸引集聚更多优秀人才。
      ——以“共享”汇合力。推动人才服务站点进园区、进行业、进基地、进社区,拓展打造康养、研学、文创特色小镇人才服务站,织就人才站点“一张网”,协同孵化项目、技术、产品和岗位。深化“星期天医生”柔性引才模式,32个专家工作室、57名专家长期入驻,主刀手术810台,入选全国健康县区建设优秀案例。美国医学博士赵立平教授微生物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功落地洪洞。

    新招迭出:持续创造拴心留人良好环境

      “引育留用”人才,重在创造拴心留人良好环境。基于这一理念,洪洞县组织开展了“凤栖洪‘桐’、赋能未来”主题系列活动;利用暑期人才“研学季”,举办首届青年人才专场晚会和“森林音乐节”;在准大学生临行前,举办首届“老家伴我上大学”主题活动;高规格举办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点燃青年创新创业热情与活力。
      该县还围绕根祖文化、农特产业、智能制造等专题定制3条研学路线,精心开发200余个实践岗位,依托“甘亭研学”建设高校实训研学示范基地,累计接待清华、北航等数十所高校900余名师生研学拓展。充分发挥青年人才会客厅作用,定期开展“头脑风暴”、主题沙龙、鹊桥联谊等活动,进一步集聚青年人才、凝聚青春力量。创新“耕耘者”计划模式,推进各梯次人才常态化培训,全面提升人才素养能力。
      在此基础上,洪洞县选树“4315”产业“十佳”优秀人才,建成44套138平方米的高端人才公寓;推行“槐乡菁英卡”制度,选任82名人才服务专员,建立“一卡覆盖、一站办理、一员联络”六大类27项精细化人才服务模式,跟进办好子女入学、配偶随迁、医疗保障等人才关键小事、特殊难事,以真情实意创造拴心留人良好环境。

     本报记者张文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26期

    • 第2025-02-25期

    • 第2025-02-24期

    • 第2025-02-23期

    • 第2025-02-22期

    • 第2025-02-21期

    • 第2025-02-20期

    • 第2025-02-19期

    • 第2025-02-18期

    • 第2025-02-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