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是黄河在我省境内的最大支流,是太原市的母亲河。近年来,太原市实施“九河”生态治理工程,大力推进九河支流源头水源涵养、污染治理、河道清淤等工程。九河开始逐步恢复生态基流,但汛期雨污混排仍然是导致汾河水质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为此,太原市政协委员李富元建议,充分利用东西山煤矿矿井水资源,将工矿企业处理达标的矿井水用于生态补水。
建议继续推进雨污分流改造,降低汛期入河排污量,有效改善汾河水质。持续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提高污水处理标准,建设再生水管网,将达到标准的再生水通过管道引入九河,增加生态补水。
建议对汾河太原段及九河定期进行清淤疏浚,增加河道的蓄水能力。在疏浚过程中合理规划河道形态,建设一些浅滩、深潭和人工湿地,营造丰富多样的水环境。
建议对已经批准的入河排污口进行规范化管理,按照规范开展入河排污口的水质监测工作。根据“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的要求,做到所有入河排污口水质能够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建议将汾河太原段各区域排污口监测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至管控平台,并建立排污口上游企业水质污染特征因子数据库,实施有效监管。
本报实习记者韩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