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山西:抢占银发经济新赛道

  • 省城太原一家养老机构内,老师正带着老人们唱着欢快的歌曲。本报记者王蕾摄

  •   2025年,银发经济成为经济热词之一。
      1月召开的省两会上,我省将银发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健康、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可达30万亿元,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中度老龄化省份之一的山西,该如何把握银发经济起势之机,实现“养老”“享老”双推进?纵观全局,我省当前正以积极的姿态拥抱“银发浪潮”,全力绘就一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幸福画卷。

    涌动的新蓝海

      “退休后有时间了,就想去外面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3月2日清晨,我省今年开行的首趟银发旅游列车由运城站驶出,坐在车上的一位老人满脸笑意地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636名平均年龄近70岁的旅客,将乘这趟列车在13天的旅程中畅游景德镇、万亩油菜花田等著名景点。
      开行银发旅游列车,正是我省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具体行动,既满足了老年群体追求“诗和远方”的深层需求,也为老年人过上幸福生活创造了新的可能。
      进入春季,气温回升。位于晋中市榆次区的小西沟乡村文旅康养综合体迎来了一波波老年游客。老人们在这里听戏曲、品新茶、游艺术城堡、沉浸式体验非遗项目……“我们一路走、一路看,不仅欣赏了小西沟优美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还了解了这里的历史文化,玩得很开心。”来自河北邯郸的曲阿姨对小西沟情有独钟,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雄关古堡、长城故垒……在娘子关泉上文旅特色小镇,别具特色的沧桑历史之美也吸引了不少“银发”游客。“在这里能同时欣赏到雄关、险道、崇山、秀水,我们全家都是第一次来。”来自河南的樊女士表示,飞瀑流泉、古街人家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旅游消费能力最强劲的两大群体就是一‘老’一‘少’。”小镇上,有商家这样对记者说道。“银发”消费市场活力强劲,展现出这个群体巨大的消费潜力。一个事实是,随着越来越多面向“银发”群体的综合消费模式推陈出新,银发经济正逐渐成为我省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

    独特的新路径

      银发经济到底是什么?
      我国首个关于银发经济的政策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这样定义: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
      数字可以更直观地体现老年人在山西社会群体中的分量。我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为34915616人,其中65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为4504674人,占比达到12.9%。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33个百分点。
      在全省11个市中,忻州市、阳泉市、大同市、晋城市以及运城市这5个市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均超过13%,其中忻州市更是高达15%以上。我省已全面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放眼全国,有报道称2024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近12万亿元。未来,银发经济中的老年旅游、各类辅助器具、居家适老化改造等,都将达到相当可观的市场规模。
      崭新的赛道,催生了无数机会,也推动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研究这个领域并寻找机会瓜分“蛋糕”。
      “早晨练练八段锦,上午和大家一起唱歌,下午在书画室做做手工。一日三餐在食堂吃,荤素搭配两周不重样,还有医务室人员时刻关注我们的健康状况,生活非常幸福。”近日,在太原市北中环一家养老院内,谈起自己一天的安排时,已经80多岁的崔爷爷乐呵呵地介绍道。他是该院最早入住的一批老人之一,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他另一个温暖的“家”。
      省社会科学院的周洁表示,发展银发经济要像上述养老院这样,从根本上提高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四大现实需求,完善养老体系,让老人们发自内心感到快乐,真正使“养老”变“享老”。

    温暖的新境遇

      不难看出,拥抱“银发浪潮”,就是要聚焦老年群体关注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力,释放更多政策红利,优化银发经济发展环境。
      不过,在养老服务供给上,全省仍存在结构性失衡,与老年人有效需求尚不匹配。想要改变这一现状,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护航。
      为了让老年人乐享幸福“食”光,近年来,阳泉市加大“幸福食堂”建设力度,抓好标准化建设、运营和监管等工作。此外,该市还因地制宜,为有需求的老年人开展送餐上门服务,不断拓展老年人用餐“地图”。
      如何解决老年人“健身去哪儿”的难题?2023年以来,省体育局会同省民政厅,利用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每年为符合申报条件的20个社区养老机构配置总价值约200万元的健身器材。如今,全省已有40个社区养老机构完成健身器材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银发经济驶入“快车道”,侵害老年群体消费权益的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消费投诉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健康类、休闲类、理财类、养老助老类等领域。对此,我省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强对老年群体的消费宣传引导,及时发布坑老害老行为风险提示,广泛开展送知识、送服务进社区活动,全力守护老年群体的消费安全。
      加大现有公办养老机构改造力度,提升对失能老年人的照护能力;加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提高老年病防治水平;深入开展“星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创建,引导老年日用产品店合理布局,鼓励商场、超市等开设老年专区或便捷窗口……去年年底,省发展改革委联合省工信厅等部门制定《山西省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扩大了我省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
      银发经济也是人文经济,它事关每一个人。我们应该如何“优雅地老去”?这既包含对生存需求的满足,更包含对精神家园的滋养。伴随着一项项政策的落地实施,我省正全力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变得越来越有品质,让民生保障越来越有温度。

    本报记者王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11期

    • 第2025-03-10期

    • 第2025-03-09期

    • 第2025-03-08期

    • 第2025-03-07期

    • 第2025-03-06期

    • 第2025-03-05期

    • 第2025-03-04期

    • 第2025-03-03期

    • 第2025-03-0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