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千万工程看山西摄影特刊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晋”展乡村全面振兴新貌——太原篇(之一)】小店区刘家堡村

  • 非遗项目展示——中医诊疗。

  • 2025刘家堡“堡里有年味”年俗花灯会。

  • 村图书馆。

  • 街巷整洁亮丽。

  • 党群服务中心小院。

  • 非遗项目展示——西华门舞狮。

  • 非遗项目展示——太原传统漆器。

  • 非遗项目展示——花馍。

  • 非遗项目展示——葫芦烙画和泥塑。

  •   刘家堡村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南端,全村耕地总面积2200余亩,总户数736户,2200人。刘家堡村历史悠久、渊源深厚,是明代重臣王琼的故里,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王姓族人的发源地。村内汇集了王琼故居和明、清时期的寺、庙、堂、阁,还保存有居民老宅多处,古色古香,颇有研究价值。
      刘家堡村紧抓乡村振兴历史机遇,立足区域特色,优化产业结构,激活乡村资源,探索出了一条以“田园产业+非遗文化+乡村旅游”为模式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为村里100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村民收入。
      以农业为根,出“特”“优”之路。刘家堡村以发展城郊型都市现代农业为基础,探索“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形成“一花一果一柿界”——蝴蝶兰、玉露香梨、西红柿三大种植基地,将设施农业、采摘观光、农产品深加工相结合,农业发展势头旺。
      以文化为内蕴,打造“王琼故里·百院非遗”文化村。如今,刘家堡村非遗文化街区内聚集了100余家非遗民俗展馆及传统手工作坊、60余项非遗文创产品、30余种农副产品、30种特色美食、20余家传统民宿,形成了“一院一非遗、一院一文化”的格局,是远近闻名的“非遗小镇”。
      以旅为媒,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实现村民增收。近年来,刘家堡村连续举办三届“堡里有年味,回家过大年”民俗活动,共计接待300余万人。央视、湖南卫视先后在该村录制节目,带动了该村的“吃住行游购娱”,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刘家堡村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壮大集吃、住、行、娱乐、购物、研学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让该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范例。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王媛采写
    图片由太原市小店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09期

    • 第2025-05-08期

    • 第2025-05-07期

    • 第2025-05-01期

    • 第2025-04-30期

    • 第2025-04-29期

    • 第2025-04-28期

    • 第2025-04-27期

    • 第2025-04-26期

    • 第2025-04-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