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忻州市财政局启动实施“管理规范年、服务提质年”专项行动,通过“服务进部门”“服务下基层”,让财政工作变管理工作,以“三板斧”提升服务水平及质效,以切实解决基层问题、主动化解财政资金管理难题的服务手段,发挥财政稳经济、惠民生、增福祉的作用,服务忻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订单式”送政策,是在送服务下基层前,组织与相关部门(单位)充分沟通,掌握他们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个性化“定制”服务团队、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针对各部门存在的政府采购、投资评审政策等方面需求,忻州市财政局“定制”了以政府采购科、投资评审中心等部门成员组成的服务团队,全程参与服务,为相关单位答疑解惑。
“会诊式”解难题,是全面聚焦经费管理、政府采购、预算评审、政策项目推进和财政资金支出管理中的难点、堵点,针对“个性化”问题组织团队开展“会诊”,对基本政策进行当面解读、辅导和宣讲,对需要进一步研判处理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并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全面研判解决,从多个角度出发,打通财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包片式”建机制,是在“服务下基层”中,通过建立“包片责任制”,派出忻州市财政局分管领导分赴各县(市、区),常态化开展点对点服务指导,以“包片”划定范围,细化业务联系指导责任,全面提升全市财政管理水平。
从机关到现场,从“被动”到“主动”,从“纸面”到“直面”,截至目前,忻州市财政局已经走进该市公安、住建、工信等24个部门(单位)及忻府区、宁武县、定襄县等县(市、区),开展现场答疑解惑、政策宣介,共收集政策落实相关堵点问题100余个,现场解答80余个,并针对资金沉淀、项目推进缓慢等“顽疾”开出了具体可行的“药方”。
据了解,下一步,该局将以“管理规范年、服务提质年”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常态、便捷的沟通渠道,以精准化、联动化服务促进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政保障。
本报记者畅雪 通讯员帅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