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粽香童趣描绘文旅新景

——端午假期大同文旅市场掠影

  当端午粽香邂逅“六一”童趣,传统文化与稚趣欢乐交织,大同市文旅市场呈现出古韵与新风交融的繁荣景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端午假期,市民、游客或游览云冈石窟、恒山等名胜古迹,或体验亲子家庭游、短途乡村游,或观赏沉浸式实景演出,以多姿多彩的方式欢度假日时光。
  在云冈石窟景区,众多游客沿着礼佛大道缓行,兴致勃勃地观赏千年石窟群,在露天大佛前聆听历史故事;恒山景区登山步道上游客络绎不绝,索道上可见祖孙三代共赏北岳风光的景象。一位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端午假期,选择家庭游的游客占比显著增加,特别是祖孙三代同游的家庭组合较往年增多。”
  大同市各大文化场馆巧妙地将传统民俗、民间艺术与亲子活动结合,打造体验式文旅新场景。大同市博物馆开展自制传统飞毽、制作龙舟等社教活动;市雕塑博物馆推出“粽香传情、艺趣端午”系列公教活动;市图书馆举办“艾香传情·七彩童趣”主题活动。这些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节日魅力,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与此同时,近郊游、乡村游也颇受游客青睐。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参观者肃立凝视红色丰碑,重温革命先烈英勇事迹;在长城沿线古堡群,徒步摄影的游人用镜头记录塞上风光与历史沧桑。阳高县大泉山、灵丘县桃花山等乡村旅游点也迎来不少自驾游客,众人采摘时令水果,体验制作农家手工粽子,在浓郁的粽叶香气中愉悦度假。
  端午假期,一些文化演艺或拥有独特体验的旅游项目也受到了游客的喜爱。《如梦大同》实景演出以恢宏的舞台艺术再现古都风华,成为游客体验大同文化的热门选择。大同古城内,川剧变脸、耍孩儿戏等非遗表演在街巷轮番上演,游客漫步青砖黛瓦间,感受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

本报记者翁剑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31期

  • 第2025-05-30期

  • 第2025-05-29期

  • 第2025-05-28期

  • 第2025-05-27期

  • 第2025-05-26期

  • 第2025-05-25期

  • 第2025-05-24期

  • 第2025-05-23期

  • 第2025-05-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