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思政晋行时

新时代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以华舰置业(山西)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武卓桢

  华舰置业(山西)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华舰体育集团下属二级企业,近年来在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下,深化干部选拔任用改革,优化考核激励机制,致力于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本文以华舰置业为案例,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思想政治工作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总结经验与不足,旨在为新时代国企人才管理提供参考。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干部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企业战略实施与国家目标实现。塑造“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国有企业干部队伍,是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在国有企业的具体化,需要用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个传家宝。要通过理论学习强化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通过党性教育增强干部的责任担当,通过文化建设培育忠诚履职的职业精神,通过考核激励与监督管理,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这些理论和方法为分析华舰置业(山西)有限责任公司的实践提供了框架。

二、华舰置业思想政治工作与干部队伍建设实践

  华舰置业(山西)有限责任公司在华舰体育集团党委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干部标准,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干部队伍建设实践的各方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党建与业务融合、制度改革、考核激励与监督管理,构建高素质干部队伍,取得显著成效。
  第一,构建了系统化的政治理论教育体系。2025年,共组织召开 12次华舰置业党支部理论学习,覆盖全体员工。学习内容聚焦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结合集团党委部署,通过党课、研讨和宣讲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第二,公司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经营管理。公司以党支部建设为抓手,通过搭建“专题学习+项目实践”双平台,鼓励党员干部在业务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华舰置业党支部党员干部在华舰集团党委的领导下冲锋在前,与相关单位围绕山西体育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建设项目手续办理、费用支出程序、专项债申请等事宜进行明确分工,厘清责任主体,有效提高了项目推进效率。公司在干部队伍建设实践中,将项目攻坚实绩与党员考核评价相结合,实现思想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的双向提升,构建起党建引领与经营发展互促共进的新格局。
  第三,公司通过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制度改革,实现科学选人用人。公司以《华舰体育控股集团干部管理办法》为指导,修订完善《华舰置业干部管理办法》,配套制定全员绩效考核、竞争上岗、员工招聘等系列制度,在制度设计中突出政治引领,明确将政治素质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通过建立“德、能、勤、绩、学、廉”六维百分制考核体系,重点强化“德”的考核权重,细化政治立场、理论学习、廉洁从业等核心指标,确保党管干部原则贯穿始终。在激励机制建设中,公司实行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薪酬调整挂钩机制,通过“述职自评+民主测评+专业组评审”立体化考评程序,新增“政治担当”“大局意识”等评价维度,使思想政治表现成为可量化、可追溯的硬指标。改革既保留了绩效考核的基本特征,又强化了国企选人用人的政治属性,通过制度约束与思想政治引领的双向融合,提升了干部管理的科学性与透明度,为高质量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
  第四,公司将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入监督体系构建,形成纪律约束与思想引领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公司聚焦关键岗位和业务审批、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在2025年组织廉洁谈话30余人次,同步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覆盖中层以上干部及项目负责人,强化纪律底线与政治红线双重意识。公司修订监督制度,细化关键环节的监管流程,全年发现并整改问题10余项,涉及合规性问题均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常态化警示教育强化政治自觉,组织主题研讨,促使干部从“被动接受监督”向“主动对标检视”转变。这一系列举措将思想政治建设贯穿监督全过程,既以制度刚性筑牢廉洁防线,更以思想教育培育政治自觉,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纪律支撑和政治保障。

三、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对策

  尽管取得成效,华舰置业(山西)有限责任公司干部队伍建设仍面临挑战。从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融合视角审视,当前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年轻干部培养机制的系统性不足,未能将政治素质培育与专业能力提升有机统一。现有培养路径偏重业务实操,针对青年干部的理论武装和思想淬炼体系不完善,导致后备力量政治素养与战略思维存在明显短板。2024年数据显示,35岁以下中层干部占比仅为18%,且一定程度上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二是复合型人才培育的思想政治引领不足,面对“体育+地产”融合发展的新要求,既懂专业又具备政策领悟力的干部储备薄弱。究其根源,既有人才引进过程中过度侧重专业资质而忽视思想政治考察的选任偏差,也有在职培养中政策理论学习与业务实践“两张皮”的问题,未能将新发展理念有效转化为干部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要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构建“思想政治+业务”双螺旋培养体系,在青年干部三年成长计划中嵌入“理论铸魂”工程,设置政治理论必修课、红色教育基地轮训、重大政策研讨等模块,实行思想政治导师与业务导师“双师带徒”制,将参与党建项目、思想政治研究成果纳入晋升考核指标。
  第二,要持续深化劳动用工改革。结合公司《员工招聘管理办法》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管理办法》,优化人才引进与退出双向通道。在人才入口端,建立“专业能力+思想政治素养”双筛机制,针对“体育+地产”复合型岗位,增设政策理论水平测试环节,重点考察应聘者对体育产业政策、国企改革方向的理解能力,从源头提升人才的政治敏锐性。在人才流动端,推行“岗位胜任力动态评估”,将政治理论学习成效、参与重大政治任务表现纳入评估体系,逐步实现队伍结构优化与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协同推进。
  第三,要深化收入分配改革。以《全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为框架,在市场化薪酬分配中强化思想政治标准,将政治理论学习成效、落实重大决策部署表现等纳入绩效考核指标,实现思想政治表现与经济效益“双挂钩”。同步优化工效联动机制,将党建责任制考核、巡察整改成效等政治要素纳入工资总额核定体系,对在专项债申报、民生项目建设中展现政治担当的团队增设专项奖励,推动收入分配改革成为激发队伍活力的制度引擎。

四、结语

  华舰置业(山西)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引领,构建了理论教育、制度改革、考核激励与监督管理相协同的干部队伍建设体系,显著提升了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然而,年轻干部培养与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仍需解决。未来,国企应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持续深化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改革,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本研究以华舰置业(山西)有限责任公司为案例,希望提炼的经验与对策能为其他国企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作者单位:华舰置业(山西)有限责任公司】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6-07期

  • 第2025-06-06期

  • 第2025-06-05期

  • 第2025-06-04期

  • 第2025-05-31期

  • 第2025-05-30期

  • 第2025-05-29期

  • 第2025-05-28期

  • 第2025-05-27期

  • 第2025-05-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