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理论·践悟

推进新时代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樊小明

  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是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和改革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推进财政管理法治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主要举措。如何做好新时代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为进一步推进吕梁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吕梁市财政局立足财政职责定位,班子成员集体分析论证,研究出台《中共吕梁市财政局党组关于全局开展大调研的行动方案》,将市本级财政支出标准化建设作为一项主要工作,围绕构建吕梁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建设这一课题,组织专题调研组,向省财政厅取经学习,向其他省份及兄弟地市借鉴,深入机关单位、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进行深度调研,了解现状,探究方法。通过工作实践和机关会议研讨、实地走访、谈话了解、查看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进行综合分析和深入探讨,积极推进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归纳总结有三点思考:

一、推动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不容迟缓

  吕梁财政通过多年的努力,在基本支出方面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但项目支出由于种类繁多且科目差别大,项目预算支出标准除少数部门出台内部标准外,缺乏完整的标准体系,直接影响项目预算编制和绩效管理。就目前而言,吕梁市财政支出标准化体系建设仍然存在支出标准制度不够完善、标准制定不够科学等问题,亟需出台科学规范的项目预算支出标准,形成完整的财政支出标准体系,逐步提升吕梁市财政支出标准化体系建设水平。
  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建设作为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的重要技术支撑,对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和改革,推进项目预算管理向着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通过建立和完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能够有效管理预算编制、审核、执行和决算等各个环节,促进财政资源合理配置。为此,推动项目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二、编制项目预算支出标准需科学规范

  秉持“定目标、破难题,使项目预算编制更加科学规范”的理念,紧扣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预算编制审核难点和堵点问题,对涉及面广、资金量大、实施期限长、适合标准化管理的项目,要拟好时间表、路线图,分步推进预算支出标准建设。在调查研究和专题分析研判基础上,参考现行出台的各项支出标准化制度,结合现实工作,全面并彻底厘清财政支出领域亟需规范标准的事项,编制项目预算支出标准。标准制定须立足于现阶段合理需求,始终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决贯彻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总要求,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剔除不合规不合理的支出,探索实现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坚持财政支出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物价水平变动、技术改革创新、部门职能调整等同步推进,动态调整;坚持与预算管理改革和一体化系统建设同步完善,合力打造公正透明、科学规范、约束有力的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环境,确保标准制定与吕梁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政保障能力相匹配。
  同时,新标准计算的年度项目支出预算需与以前年度保持大体平衡,防止以标准制定倒逼财政增支。2024年,围绕吕梁市财政局既定目标任务,收集与项目标准密切关联的资料,对涉及重点性和敏感性支出标准事项,笔者多次召开会议论证研判,破解项目制定过程中的难点,并按照“项目—任务活动—子项目—成本要素”层次,拆分细化项目,科学测定要素标准单价,保证拟定建设项目能够充分满足吕梁市相关领域的预算编制和审核要求。按照“成熟一项、出台一项”的办法分批次确定通用办公设备、办公家具、印刷费、信息化建设等20项标准化文件,有针对性地补充和完善适合出台的支出标准,做到规范“花钱”、高效“管钱”。第一批制定出台《市直部门印刷费支出标准》《市直部门办公区室外绿化项目预算支出标准》《市直部门信息化建设项目支出预算方案编制规范和预算编制标准》等10项标准化支出。第二批制定出台《市直部门公务用车租赁支出标准》《吕梁市市区公交运营财政补贴支出标准》《吕梁市公园树木、花卉、草坪、绿篱等管护、养护支出标准》等10项支出标准。根据业务特点,科学划分通用、专用和部门内部三类支出标准,初步构建起通用标准与专用标准相互结合、财政标准和单位内部标准相互补充的多层次项目标准支出体系。

三、执行财政支出标准应用需注重实效

  标准的应用和执行是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在标准化实际应用中应注重实效,坚持刚性约束与动态调整相结合。一是树牢市直部门“学标准、用标准、守标准、重实效”的理念,推动财政各部门、单位及专业技术力量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将“标准”和“实效”的理念始终贯穿到财政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加强制度协同;将科学的标准规范和工作的实效落实在预算编制、政府采购、资产配置、国库支付、绩效评价等各个环节;在财政预算管理的实践中检验标准,并用科学标准指导实践。
  二是要求部门在进行预算编报时,须详细列明项目测算过程,注明测算中所采用的具体标准,加强支出标准在预算编制中的“基底”作用,项目单位使用完善“模板”,精确“秤量”,以标准为最高限额,从严从紧进行项目预算编制和审核。
  三是注重工作实效,要在财政预算支出标准施行过程中结合国家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物价水平、财力状况、技术改革创新等要素,建立灵活便捷、响应及时的支出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增强标准时效性、实用性和完整性,确保制定的项目支出标准满足实际预算编制需求。(作者系吕梁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6-20期

  • 第2025-06-19期

  • 第2025-06-18期

  • 第2025-06-17期

  • 第2025-06-16期

  • 第2025-06-15期

  • 第2025-06-14期

  • 第2025-06-13期

  • 第2025-06-12期

  • 第2025-06-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