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岚县,总带着点恰到好处的清爽。刚下过几场小雨,空气里浮动着草木与泥土的混合香气,驱散了夏日高温带来的闷热。清晨6点,人民广场的塑胶步道上已出现零星身影。退休教师梁老师扶着运动器械舒展腰背,她笑着说:“从家走十分钟就到广场,新铺的塑胶道最贴心,走路不滑,老人们散步活动心里也踏实多了。”作为岚县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人民广场经过高标准升级改造,已成为休闲运动的绝佳去处,更是广大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
晨光里的“民生温度”
人民广场的每一天,都是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生活画卷。在这里,有绕着跑道挥洒汗水的年轻人,也有在舒展放松的老年人,更有嬉戏打闹的孩童……焕然一新的景观围栏让广场内外的景致自然交融;精心设计的文化墙承载着县城的发展历程和群众的共同记忆,将岚县的老故事、新成就娓娓道来。
据广场管理员介绍,人民广场改造提升后增加了21个监控摄像头,360°无死角的监控系统保障市民的安全,增加了10个垃圾分类箱,原有的围墙改造成了文化墙,新建了卫生间和健康小屋,最受群众欢迎的是休闲区大舞台和音乐喷泉。
晌午时分,休闲区的遮阳伞下,跳完广场舞的几位阿姨正围坐在一起,鲜艳的衣衫与飘动的丝巾相映成趣。穿红上衣的阿姨嗓门清亮,手指着广场中央的喷泉,眼里闪着骄傲的光,语气里满是欢喜:“这音乐喷泉,每天都准时开,很漂亮的。”,另一位阿姨也笑着说道:“以前广场想找个坐的地方都难,现在不光有遮阳伞,还有桌椅,大家玩累了可以随时坐下来休息。”
话语间,音乐喷泉突然跃动起来,时而如莲花绽放,时而如银龙腾空。几位阿姨也站起身,踩着节拍在喷泉旁旋转,丝巾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引得周围人纷纷鼓掌。
不远处的长椅上,孙阿姨和老伴正推着婴儿车哄小外孙。“我们老两口在太原待久了,就想着回岚县。”孙阿姨望着嬉闹的人群,笑意温柔,“家就在广场边的小区,开窗就见绿树红花,下楼就能听见欢声笑语,这日子过得很幸福啦!”
日光下的“烟火人间”
午后的阳光虽烈,山风却送来阵阵清凉。穿过新近改造的秀容桥,在面塑主题公园里,大二学生邸同学正兴致勃勃地给同学讲述岚县面塑的故事。“以前外地同学来岚县,我都不知道带他们去哪儿转,现在可不一样了。”邸同学的语气里满是自豪,“这两年晋兴高速通车了,从太原过来只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咱岚县‘省城后花园’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
在岚河北岸的懿荷综合公园里,左边篮球场上青年欢呼雀跃,右边秋千架边孩童嬉戏打闹,绿荫下几位老人正练着太极,一招一式,从容不迫。该公园的色彩标志以红色为主色调,文化标志以凤造型及女性为主,温柔祥和的线条里藏着岚县儿女对大地母亲的深情……
截至目前,岚县建成区绿地面积达260.3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达280.25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1.26%,绿化覆盖率达44.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81平方米。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的金色招牌,是刻在草木年轮里的勋章,更是写在市民笑脸上的答案。
据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主任李志勇介绍,为了提升县城品位,改善县城人居环境,岚县于2021年9月启动智慧园林项目,2023年5月竣工。覆盖全县十大公园的智能管理系统,能全面提高岚县园林绿化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推动生态管理智能化升级,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暮色中的“诗意栖居”
夜幕低垂,县城东侧新建的文化广场渐渐聚起休闲的人流。醒目的“其人如山,其史如风”大字造型墙前,别具特色的铁色群山与月亮门造型旁,不时有人驻足打卡。地面上,十二生肖与二十四节气图案交织,孩子们背诵着节气歌谣,父母则在旁轻声应和。
据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局长李利明介绍,广场建设着重凸显岚县文化底蕴。造型墙巧妙解构“岚”字:“其人如山”展现岚县人民如山的坚韧意志与勇攀高峰的无畏;“其史如风”则隐喻岚县历史如风般悠远绵长、辉煌进取,象征着全县人民勇于探索、团结奋进的精神气质。月亮门造型寓意美满幸福,体现了岚县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山风拂过树梢,广场灯光温柔闪烁,映照着错落的身影和推着婴儿车缓步走过的年轻父母。这座小小的广场,将吕梁山赋予的坚韧与岁月沉淀的灵动,都融于一个“岚”字之中,也让小城的大幸福,蕴藏于这“山风”交融的独特人文气质里。每个人对“其人如山,其史如风”或有新的解读,但刻在骨子里的对家乡的热爱不变,“其人如山,其史如风”也将永远激励人们砥砺前行。
岚县县委书记张新春曾在访谈中诠释道:“岚县的‘岚’,上‘山’下‘风’。我将其归纳为‘其人如山,朴实厚重;其史如风,生机盎然’。我们将致力于把岚县打造成为人文历史的展示地、生态旅游的目的地、创新创业的新高地,让岚县的未来更具实力、更显张力、更有魅力……”
从晨光熹微到灯火阑珊,改造升级的人民广场与围绕五桥带状布局的十大公园,就像散落在城市里的珍珠,被民生的温度串联成链。当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的匠心,当每一个角落都盛满“宜居宜业”的诚意,幸福便会像山间的清风,悄然浸润日常的点滴。它藏在老人稳健的脚步里,映在孩子清脆的笑声中,映在年轻人骄傲的眼神间,真实可触、绵长深厚。
刘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