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骄阳似火,热浪滚滚。
在壶关县树掌镇福头村,大家“防汛”的热情丝毫不输天气的热度。
“报告!目前已经连续下雨3个小时,东河河边已被洪水围困,极易引发山洪地质灾害。”
“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随着指挥人员一声令下,参与演练科目的人员整装齐备进入演练区域。
7月29日,壶关县防汛抢险暨山洪防御地灾避险应急演练在该县福头村上演,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大考”全方位检验了该县各部门协同作战能力与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
此次演练共分为监测预报、联合会商、预警发布、避险撤离、组织抢险五个科目。记者发现,随着演练开始,防汛抢险队伍迅速集结,并组织群众避险撤离,15分钟内按照先老弱病残、随后一般人员的原则有序转移至避险安置点。后勤保障组提前到达福头文化广场,安装好6顶救灾帐篷,并在清点人员后发放生活物资,切实保障后勤供应。第3应急抢险分队到达伤员家中后立即实施救援,并将受伤人员抬上救护车,及时送往医院。壶关县森林消防救援大队奔赴大峡谷镇开展抢险行动,消防救援大队前往磨掌水库指导抢险。
演练现场,各参演人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整个演练过程中,各环节衔接紧密,充分展现了应急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协同作战能力。“这次演练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我们发现了队伍在应急响应、协同配合方面的一些不足。”演练总指挥、壶关县副县长冯海岗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培训和演练,确保在汛情来临时应急队伍能够拉得出、打得赢。”
“虽然预警员天天去村民家里宣传,可老乡们一慌就忘了该干啥。通过这次演练,老乡们真切了解到危险来临时应该如何避险自救,特别有意义!此次演练有效提高了干部、群众的防汛安全意识,提升了人民群众遇到山洪地质灾害时的自救能力和逃生能力,检验了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和防汛措施的可行性,锻炼了防汛抢险队伍和民兵的应急能力,为防汛抢险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冯海岗说。
本报记者冯毅松 通讯员杨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