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优质水源与百年传承的制作工艺,近年来,临县青塘村的粽子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特色产业,“青塘粽”广受消费者青睐。
针对粽子产业旺季集中生产、资金需求大等季节性特点,国家税务总局临县税务局一方面深化“银税互动”,将粽子企业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帮助企业通过信用贷款解决原料采购、生产线机器设备购买及维护所需资金;另一方面持续优化“非接触式”办税服务,把发票提额、优惠申报等高频业务纳入“网上办”清单,办税时间平均缩短近90%,让企业能集中精力抓生产。在此基础上,该局还依托税收大数据,为重点企业定制包含发票风险、申报异常等12类指标的“健康体检单”,并将税法课堂搬进企业生产车间。
“税务干部主动上门送政策清单,还辅导我们使用电子税务局办理涉税业务。今年上半年,我们享受到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免和农产品相关增值税优惠等税惠红利,并将这些钱全部投入到新口味研发和包装升级上,推出的沙棘粽、黄米粽成了爆款,销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两番!”近日,山西凯鑫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乐勤告诉记者。
据了解,如今,青塘村几十家粽子生产企业及作坊已形成粽叶种植、馅料加工、包装销售的完整链条,单日最高产粽量达3万个,年产值突破2亿元,带动周边3000余名村民稳定就业,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实现了从“卖产品”到“树品牌”的升级。
临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临县税务部门将继续聚焦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把政策送得更准、服务做得更实,推动更多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税动能”。
本报记者李京益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