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叮铃铃……
伴随着一天不知道要响多少遍的电话铃声,我知道,大概率又是老家的岳母给妻子来电话了。
“二女,做好饭了没有呢?”电话那头,岳母有气无力地问到。
“没有呢,刚下班回来……你这两天感觉怎么样?胃口好点没有啊?”妻子顾不上一天的疲惫,连忙询问起老妈的身体状况。
“唉,娘还是不想吃饭啊!没一点胃口,瞧见啥也不想吃……”闻听闺女打探自己的状况,岳母压着嗓门儿同时带着些许伤感地低声答到。
短暂的停顿后,岳母似乎用央求的语气再次问到前些日子已然不知说过多少遍的话题:“你跟学亮说了没有呢?能不能带我去石家庄大医院再检查一下?”。
无助、无奈,更加手足无措的妻子,此刻仿佛成了一个矛盾体,纠结迷茫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我!
或许是岳母原本就体质差的原故吧。在我的印象里,岳母大半辈子身体似乎就一直处于病病殃殃的状态。在急病乱投医的心理作用下,多少年来自是成为了县医院、卫生所、老专家等门前的座上客。要说每每检查下来,众多医疗机构的诊断结果竟都出奇的一致:“大娘,你身体没什么大毛病,记住多吃饭、多运动,不要胡思乱想、乱吃药就行”。然而,生就倔强的岳母似乎总感觉自己没有遇到技术高超的“神医”。于是,经年累月在“寻医问诊——处方出药——吃不上几天便束之高阁——然后再找人看病”的模式下,似乎把自己也带入了永远也走不出来的怪圈。
这不,今年过年期间在和村上的老头、老太太们闲聊过程中,岳母自然又是“收获颇丰”:北场你们的贵大爷原来身体难受的厉害,年前去石家庄大医院看了看回来就好了;咱们邻家你们明莲大娘身体也是一直不舒服,过完年人家两个儿子带着去石家庄看了看回来也好了……
有了众多的“成功案例”后,似乎也愈发激起了岳母也要去石家庄大医院看病的激情和斗志。不曾想,面对儿女们一致阻拦的“拖”字诀,我这个一是石家庄有个医学专家的叔叔,二是天生脾气温和的二姑爷,竟然首当其冲地成了岳母大人眼里的最佳人选。
“既然咱娘执意要去,作为儿女总要了却一下老人家的心愿吧?去吧……”为了不使妻子左右为难,同时也为了去了岳母的“心病”,我和妻子说到。
“真是难为你了,人老了真没法啊!”,妻子在满含欣慰的同时却也夹杂着几许无奈。
“其实去大医院检查一下也好,如果检查结果没有病,那么全家皆大欢喜;如果万一真有病的话,也好提前发现及早治疗!”此时,望着妻子那百感交集的神态我再次安慰到。
果不其然,经过一番长途跋涉以及一系列的检查,省城医院的医生诊断结果依旧是一切正常。当然,象征性的给开点药自然是少不了的。这不,有了大医院的“神丹妙药”以及“二姑爷”的躬身作陪,石家庄之行归来,岳母的精气神那叫一个狗撵鸭子嘎嘎叫。
望着老妈的精神焕发,妻子满是欣慰的同时却也再次无奈的担心起来:不知道老妈距离下一次“折腾”能消停多大会儿。
我笑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不能让“爱”成为遗憾。没事,老妈下次“折腾”,我这个“二姑爷”还陪着去……
(作者单位:潞城公路管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