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满眼青翠,俯瞰建设中的汾石高速,犹如一条飞舞的玉带穿梭在吕梁山脉,向着远处尽情延伸……
繁忙有序的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号子阵阵,处处呈现着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汾阳至石楼高速公路是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4纵15横33联”第九横和顺康家
楼至石楼转角的组成部分,是“县县通高速”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十四五”交通领域省重点工程。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推进吕梁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助力沿线区域乡村振兴。
项目建设以来,汾石高速LJ3分部认真践行“绿色、环保、低碳、智慧、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建设发展理念,结合生态脆弱区环境特点,因地制宜,积极打造“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服务提升”的现代化绿色高速公路。
贯彻绿色理念 带动沿线经济
汾石高速LJ3分部路线全长15.169公里,主要工程有隧道2座,互通立交1处,桥梁17座,涵洞41道。该标段位于吕梁山腹地,地形复杂,构造物分布分散,材料运输困难。
承揽该标段施工任务的山西路桥八公司,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精心呵护,坚守红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效凸显。
八公司副总经理兼汾石高速LJ3分部支部书记吴顺带领项目一班人以惠及民生福祉为根本,强化项目前期策划,多次实地考察,场站选址坚持“靠前指挥、服务现场、突出重点”的原则,在施工主线选择最佳位置全封闭安设砼拌合站、钢筋加工厂、T梁预制厂,工地四周及时洒水,实现无噪音、无扬尘。
在选择项目部和劳务协作队伍驻地时,以租代建,共租赁闲置学校、厂矿企业、养殖厂区及当地村民房屋200余间共1万余平方米,既减少了临时占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为当地企业、居民增加收入10余万元。当地政府和百姓称赞道:“不愧为国企的施工典范”。
践行绿色施工 筑牢生态屏障
“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山西路桥人一次次将目光聚焦绿水青山,践行绿色施工,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工程施工中,结合汾石高速“地形条件复杂、地处林区、工期紧”的特点,该分部实地调查,统筹安排,在满足施工作业和生产管理的前提下,本着少占林地、少占耕地、方便实用、少占少拆、能租不建、经济合理的原则,将临时场站对当地交通、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山区植被。
T梁预制场位置选择在路基上,减少占用田地的同时,方便了梁板运输和梁板架设,大大节约了成本。2#拌合站设置上,结合施工实际,选址在范火泉隧道进口和核桃岩隧道出口之间的路基上,既方便了周边涵洞的混凝土使用,也方便了两座隧道施工的使用,实现一举多得。3#拌合站设置在范火泉隧道出口处,选址在路基主线范围内,起到了少占林地,保护环境的效果。
倡导绿色节能实现资源节约
汾石高速LJ3分部积极倡导绿色节能,开工前积极与地方政府及沿线群众沟通对接,本着减少占用土地的原则,修建便道时最大限度实现永临结合,施工中扩展修复和利用当地乡村道路达60余公里,真正将施工便道与永久公路有效结合,同时提高便道修筑标准,在方便工程施工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了沿线群众日常生产和生活需求。
隧道施工需产生弃石方87.9万吨,仅存放弃渣就需占用4个弃渣场共约500余亩。对此,项目部严格按照《绿色汾石创建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开展碎石自加工固废利用办法,建设碎石加工厂一处,将隧道弃渣二次利用,变成自拌混凝土、便道硬化、特殊路基处理、路面水稳底基层、基层施工等生产需要的碎石。截至目前,该分部已生产碎石20余万吨,大大节约了施工资源,同时减少临时占地300余亩,有效保护了自然环境。
路基施工最易造成水土流失。为了解决此项问题,该分部在挖方段开挖前,首先修筑临时排水设施,将其和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减少水流对结构物的冲刷。在开挖多级边坡时同时修筑排水设施,及时对边坡砌筑护面墙、植草、固土喷播,降低雨水对边坡的损毁。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近年来,绿色环保理念在工程建设领域更加深入人心。现如今,在汾石高速LJ3分部,绿色环保理念已潜移默化地刻画在每个人的心中。步入10多公里的施工战线,作业区域场地硬化,原材料摆放整齐,喷水装置抑制扬尘……规范作业,文明施工,早已成为常态化。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汾石高速,这条绿色长廊,正在每一位筑路健儿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不久的将来,汾石高速公路沿途将会清流绕路、绿意映衬、“道”处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