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穿山越岭筑大道 披荆斩棘变通途

——垣曲县“四好农村路”建设纪实

  •   “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桥梁与纽带,也是农村群众谋求发展的共同心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近年来,垣曲县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2022年底,垣曲县公路通车总里程为1053.686公里,其中,国道177.815公里、省道18.047公里、县道278.629公里、乡道356.724公里、村道222.471公里,公路密度达65公里/百平方公里,构筑了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脉络的公路交通框架,优化了“六纵六横一循环”交通网络布局,县城到各乡镇半小时出行交通圈基本形成。路,对垣曲来说,不仅仅是出行的交通,更是乡村振兴之路、经济腾飞之路。

    路通心畅托举百姓致富梦

      在垣曲大地,一条条民生通途,承载着殷殷期盼;一条条蝶变坦途,延伸着致富梦想。
      “今年的桃子又是个大丰收,‘四好农村路’让我们的农产品出村、进城更方便了,我们的腰包更鼓了。”桃农李贾政高兴地说。
      对于学生师燕芯来说,“四好农村路”这头连着大山,那头连着学校。
      畅行垣曲,蜿蜒的乡村公路宛如玉带。一条条公路接山川、连林田,与特色村居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幅田园画卷;水泥路、柏油路铺到农民家门口、修到田间地头,一辆辆货车满载农产品送往各地;一条条风景大道将沿途众多旅游资源串线连片……一条条“四好农村路”,串联起美丽山城的秀丽风景,托举起垣曲百姓的幸福生活。
      近年来,垣曲县委、县政府坚持“道路围着产业修、产业围着道路转、农民围着产业富”的规划理念,构建“政府抓路、交通修路、公安治路、林业绿路、乡镇美路、全民护路”的创建工作格局,确立“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社会资金参与”的筹资渠道,为“四好农村路”建设提供规划、组织、资金等方面的保证。
      垣曲县在建设上不断提升路网通达能力,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一期项目114公里、二期项目26.2公里已完工通车;120余公里的县乡公路实现提档升级,实现了农村公路由“窄”变“宽”、由“通”到“好”的转变;50公里产业资源路让该县的桃花观光游人如织,木耳、葡萄产业和养殖基地产销两旺。
      在公路沿线打造“特优农业、交旅融合、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示范带,使“四好农村路”真正成为农村产业发展、旅游事业兴旺的重要支撑。同时,该县在公路建设中大力推进以工代赈积极吸纳当地农民工参与公路项目建设,仅2022年就发放了农民工工资128万元,带动脱贫户就业136人。截至目前,全县71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建制村通了双车道。铺下的是路,连起的是心,通往的是富。

    城乡一体铺就发展快车道

      6月,垣曲县开通城区暨历山华峰免费公交,实现了县域免费公交全覆盖。
      历山镇望仙村生态资源丰富,旅游公路提质升级和免费公交的开通,进一步拉近了城乡距离,也给望仙村乡村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一栋栋原本无人问津的老房子,成了“香饽饽”。村民赵言霞就在村里建起了望仙山水居农家乐,每到周末节假日和旅游旺季,几十余间客房都爆满。“望仙旅游公路提质升级以后,上山游玩的人也多了,还有专门来我们这里体验农村生活的,避暑的,一住就是好多天,收入也稳定了。”赵言霞说。
      在历山镇望仙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们精心打造民宿小院、农家乐,不断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将研学教育实践与红色文化、生态文旅、绿色休闲等产业有机结合,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望仙村党支部书记赵言红说,借着“四好农村路”的东风,村里的木耳、蜂蜜等农副产品走出了“深山”,全村年人均收入翻了几番。旅游公路串起沿线多个景点,包括村里的革命老区纪念馆、望仙大峡谷景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给望仙村带来了人气,聚起了财气,“四好农村路”真正变成了致富路、民心路和幸福路。
      据了解,垣曲县每年投入600万元,加大对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补贴,开通县城区暨通往各乡镇的全域免费公交,并在人员密集的乡镇、村庄布局建设乡镇综合服务站和乡村候车亭,极大地方便了居民出行,现在各村百姓出门就能坐免费公交到县城逛一圈,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大提高。
      “去县城方便了不说,我们村里的山货也好卖了。”免费公交让村民们真正地实现了进城自由、卖货自由。
      公交司机董亚军说,“四好农村路”上有他们服务,更稳、更安全。
      乡村里的资源和产业有了一条条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加持,也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为了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垣曲县还大力提升农村客运综合服务水平,融合养护管理、城乡客运、综合执法、旅客集散等多种服务功能,推进“多站合一、一站多用”建设,实现农村客运多元化发展。积极布局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节点建设,对快递配送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采取“股份合作分成”+“溪鸟分拣系统”+“菜鸟配送”方式,统一管理,统仓共配,构建模式创新、运营高效、安全绿色的农村物流服务新体系,乡镇物流覆盖率达100%,为“美丽山城、幸福垣曲”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我每天驾驶车辆行驶170多公里,往返7个乡镇,‘四好农村路’让我们收发快递更快。”快递员卢爱东说。

    产业赋能实现经济新腾飞

      一路通,百业兴。走进垣曲县皋落乡,一条条蜿蜒盘旋的农村公路连接村庄农户、通达产业园区。
      皋落乡坚持将农村公路与产业发展需求有效结合,不断向产业聚集地延伸。同时,立足“建设省市级食用菌专业镇”这一目标,不断优化娟娟合作社、鼎诺种养合作社、福君木耳种植基地等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公路与地方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公路+产业”的方式助力了乡村振兴,食用菌产业发展也为垣曲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2年以来,垣曲县立足实际,在旅游公路沿线建设“一园十区”食用菌产业科技园,打造全国食用菌产业基地。目前,食用菌产业已经带动全县食用菌从业者达到5000人以上,人均增收1.5万元。
      位于旅游公路沿线的皋落乡鼎诺种养专业合作社积极争取项目,打造食用菌全产业链。近期,合作社一边是羊肚菌育种热火朝天,另一边,占地2104平方米的食用菌养菌制菌加工厂房项目建设正酣。
      “皋落村食用菌养菌制菌加工车间建成后,将实现制菌、养菌、灭菌、烘干为一体化的生产车间,可完成500亩羊肚菌制菌和营养包的年生产任务及春季200亩的林下木耳的制棒生产任务,进一步完善羊肚菌产业链条,壮大羊肚菌产业发展,辐射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垣曲县皋落鼎诺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刘生说。
      一条条道路,将垣曲织成了一张巨大的路网,为群众出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群众通过在各个产业务工增收,切实鼓起了“钱袋子”,真正享受到“四好农村路”带来的巨大红利。
      筑坦途、连阡陌、便交通、惠民生。行走在垣曲,纵横其间的农村路蜿蜒延伸,描绘出垣曲农村经济因路而活、产业因路而兴、环境因路而美的锦绣画卷。垣曲县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制定长远发展规划,让“四好农村路”发挥更大作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董云)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14期

    • 第2023-12-07期

    • 第2023-11-30期

    • 第2023-11-23期

    • 第2023-11-16期

    • 第2023-11-09期

    • 第2023-11-02期

    • 第2023-10-26期

    • 第2023-10-19期

    • 第2023-10-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