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贡献交通力量 增进民生福祉

  省厅始终把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作为交通运输发展的根本宗旨,把“民生第一、服务至上”作为履职尽责的最高标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期遴选部分2023年民生实事,记录交通担当,彰显为民情怀。

推动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充电桩建设赋能绿色出行

  为加快健全完善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出行充电需求,省厅积极组织推动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通过与省能源局、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及山西交控集团等协同努力,全省132对运营服务区安装充电桩816台,实现了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1524个充电枪位占11351个小车停车位的13.43%,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指标。
  省厅加快健全完善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督促各参与方倒排工期,压茬推进,采取有力措施,全力确保电力增容、线路改造、设备安装等各项建设任务扎实推进,保质保量完成年度目标。
  2023年,环城高速公路和主干道高速公路沿线10座收费站安装充电桩32台,其中大盂收费站建设的全省首座“光储充供”充电站,打造了交能融合典型应用场景;在高速公路周边利用桥下闲置土地建设了全省首座直流快充充电站——武宿充电站,共安装充电桩34台;平遥服务区升级改造的全省高速公路首座全液冷超充站在中秋国庆“双节”前正式投入使用,充电功率最高可达600千瓦,适配车型充电速度实现1秒续航1公里。目前,山西交控集团已累计提供充电113.31万车次,充电量2120万度。
  为实现今年全省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充电距离小于100公里的目标,山西交控集团按照“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和全省各市建立了联系沟通机制,与三个一号旅游公路84个驿站和房车营地签订了用地协议,65个站点已完成充电桩及配套电力设备的土建工程,目前正向站点所属电力公司进行电力报装,待配套电力增容工作完成后,即可开展充电桩安装工作。

试点创建“平安文明”高速公路
一路三方携手 建成“平安文明”路

  全长170.3公里的青银高速吕梁段是我省晋煤外运、陕煤东运以及吕梁地区群众出行的重要通道,该路段建成时间早、桥隧比例高、公路落差大、车流量大,尤其是重型货车比例高达70%,是典型的“山区低标准、重载、大交通量”高速公路,人、车、路、环境风险叠加,事故预防压力大。
  2021年起,省厅联合省公安厅和山西交控集团在青银高速吕梁段开展了“平安文明”高速公路试点创建工作,在全国率先探索山区低标准重载大交通量高速公路“平安文明”建设模式。2023年又将其列为主题教育专题调研任务之一,持续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
  “平安文明”高速公路创建以来,创建各方把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贯穿全过程各阶段,将风险防控作为重要抓手,从源头抓起,立足事前评价,制定并出台了两项山西省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同行业空白。
  创建工作坚持将科学技术作为安全生产发展的先导,以数据化、信息化为支撑,推动现代科技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针对地形特点,该项目实施监控视频全覆盖,在高速公路长陡下坡等重点路段安装改造高清监控系统38套,在事故多发路段增设卡口监控、可变情报板、防疲劳设备等34套。在全线隧道入口增设了洞圈轮廓警示设施10套。通过升级改造总隧道智能照明系统,有效改善了隧道进出口“黑白洞效应”。
  通过一路三方携手努力,青银高速吕梁段呈现“两提升、一降低”可喜变化。即,公路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显著提升和交通事故大幅降低。

新建40个“司机之家””
关心关爱司机 推动行业发展

  我省是运输大省,全省共有54万名货车司机,如何切实维护好、发展好货车司机群体切身利益,着力解决货车司机工作中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不断提升货车司机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我省交通工作始终关注的重点。
  “司机之家”建设是交通运输部会同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全国持续推进的一项“暖心工程”。近年来,省厅将“司机之家”建设作为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体现行业关心关爱的重要举措。2019年至2022年,全省共建成23个“司机之家”,并通过交通运输部、中华全国总工会验收。
  为货车司机提供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的停车休息服务,切实改善货车司机工作休息条件,今年9月,省厅安排专项资金1200余万元,计划新建成40个功能实用、经济实惠、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司机之家”。
  据悉,40个司机之家将于12月30日前完工。新建的“司机之家”除满足停车、休息、就餐、洗浴、洗衣、如厕等基本功能外,将更加注重功能适用性和服务体验性。

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全覆盖
方便群众出行 一卡走遍全国

  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出行,提高人民群众交通运输服务获得感,更好地共享交通运输发展新成果,2023年,省厅制定印发了《山西省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专项列支1129万元资金保障,为全省域所有市县区公交全部安装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设备,真正实现“一卡在手、走遍全国”。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省厅《实施方案》,及时对本辖区内交通一卡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协调所属公交企业在不影响正常运营的情况下,积极做好应用场景的调试和测试工作。
  经过近半年的紧张建设,今年11月,各县(市、区)顺利完成了公交车车载刷卡设备安装、支付系统升级和公交卡互联互通平台建设任务。通过半个月的联合调试,山西省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平台顺利通过测试并投入使用,所有县(市、区)全部实现互联互通,能够与全国330个地级城市公交地铁和1080个县域公交车辆实现互联互通,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出行和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

调整高速公路限速值
规范限速管理 提升出行体验

  “前方道路限速每小时100公里,您当前的车速为每小时95公里,请保持车速。”今年10月1日以后,行驶在太旧高速,这样的手机导航播报让熟悉这个路段的司机有了新的驾驶体验。原因在于之前太旧高速分三段限速,很复杂也很容易超速。
  今年,我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高速公路断崖式限速问题,在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基础上,对全省高速公路限速标准进行了规范。省厅、省公安厅联合印发《关于调整高速公路限速值的通知》,决定自10月1日起,对全省高速公路限速值予以调整。
  此次全省涉及限速值调整的高速公路有27条共计30个路段,占全省开通运营的高速公路近30%,拆除限速标志247块,清理测速点位103处。调整后,全省高速公路分车型限速里程占比达到77%,限速值为每小时100公里和120公里的里程占比达到93%,提高9个百分点,整体通行效率提升了约12%,拥堵缓行事件减少15%。
  目前,全省高速公路共设置171处交警测速点位,在测速点位前方2公里均规范设置预告标志。在此基础上,省厅、省公安厅紧锣密鼓,又着手安排部署全省普通国省公路的规范速度管理工作,今年年底前,山西将完成全省普通国省公路和农村公路的限速规范管理工作。此次国省公路规范速度管理工作所涉公路里程共计10463公里,调整后,全省普通国省公路一般路段限速值全部恢复至设计速度值,在保证行车安全前提下,最大限度提升通行效率。

(赵小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21期

  • 第2023-12-14期

  • 第2023-12-07期

  • 第2023-11-30期

  • 第2023-11-23期

  • 第2023-11-16期

  • 第2023-11-09期

  • 第2023-11-02期

  • 第2023-10-26期

  • 第2023-10-1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