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提示音突然响起,朔州高速公路分公司信息监控中心大厅内,信息员迅速点开“山西交控集团朔州高速清障救援”小程序管理后台,信息地图清晰显示故障车辆的位置。此时,救援人员也通过管理后台发现救援请求,不到10分钟,救援人员赶赴现场,故障车被及时拖至最近收费站出口……发生在我省高速公路上的这一幕突发场景,正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山西全力推进高速公路数字化转型,坚持以“小切口”谋划“大场景”,大力推动5G、物联网、数字孪生、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探索打造“智慧物联网运维系统”“机电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等跨场景应用,全力提升智慧高速公路数字化水平。特别是朔州高速公路分公司自主研发的清障救援小程序,实现了“路网态势一张图、应急指挥一张网、出行服务一体化”的目标。
救援出车时间缩至9分钟
过去,高速公路故障救助主要依托12122救援热线求助和人工巡检排查,工作量大、时效性差。高速公路救援过程中还存在调度不精准、事故车辆转运不及时、路损赔付流程多等难题。面对这些情况,公司以管理实际需求为导向,综合运用物联网、北斗定位、数字地图等技术,打造了全省首创的“多跨联动、一键直达、数据跑路”的清障救援小程序。
如今,清障救援小程序可以及时确定故障车具体位置,对接开展救援。具体来说,当车辆发生故障时,司乘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进行救援呼叫,小程序凭借精准的卫星定位、导航指引,让救援人员快速到达故障车辆位置,进行实施救援,自动规避了清障救援现场信息无法及时动态掌握的管理盲点,高效提升高速公路路网监测、应急处置和清障救援能力。
借助清障救援小程序,公司高速公路清障救援出车时间由原来的平均30分钟缩短至9分钟,整体提速60%以上。该程序还聚焦提升高速公路管理效能,致力于构建全要素全场景全流程的清障救援作业流程闭环,有效解决了清障救援“慢”与“难”的问题,是我省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样板项目。
救援服务高效透明
清障救援小程序打通了服务司机群众的“最后一米”。据了解,求救者不仅能通过小程序直接发起救援申请,还能准确了解清障距离及救援资费等信息,有效解决传统清障救援服务收费不透明的问题。
司机可以通过该程序,实现对救援人员车辆辅助定位、发票打印、争议退费等数字化管理,避免了以往电话转接沟通时效差、语音沟通实情掌握难、传统现金支付慢等难题,实现高速公路救援全程留痕数字化管理,有效提升了路网应急事件处置效率和出行服务水平。
程序虽小,但为高速公路救援装上了“智慧大脑”。公司信息监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清障救援小程序形成了“接警一调度——信息发布”业务闭环,解决了原路网管理系统多平台、不融通的痛点。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深耕应用场景创新,推动数据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以运营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高速公路运营服务水平提高。
(贺占跃 张坤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