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位于山西省西南、运城市西北,地处汾河与黄河交汇处,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和农耕文明的源地。行在万荣,处处可以看到,一条条平坦整洁、花木点缀的道路将村景村貌映衬得更加美丽。道路沿线,青山绿水、林果美景、田园风光融为一体,令人心旷神怡。
公路通、百业兴。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是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设施。近年来,万荣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县域发展实际,紧紧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标准要求,万荣县锚定“四通八达”思路举措,坚持久久为功、接续发展,全县农村路网结构不断优化,乡村路容路况大幅改善,道路通达能力和运输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有力地促进了高质量发展。
锚定“四通”,连村串乡
实现骨架路网“无缝链接”
“十三五”以来,结合县情,为促进县外大联通、县内大循环,实现骨架路网“无缝链接”,万荣县委、县政府提出“畅通循环路、修通断头路、绕开穿村路、提质扶贫路”的农村公路改建“四通”思路和全县道路“四纵四横”建设目标。近年来,全县总投资4.9亿元,新改建道路260公里,形成了“干枝相连、条条相通、环环相扣、主流相担”的农村公路路网,数条分支线串联着207个行政村,链接起黄河一号旅游路、小风线、209国道、运稷一级路,下裴线、国道327线、三光线、李后路等“四纵四横”骨架线路。截至目前,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202.15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2.728公里,国道23.659公里,省道69.389公里,县道280.18公里,乡道405.736公里,村道350.46公里,全县公路密度百平方公里111.156公里。一条条改造一新的农村公路,吸引了一座座现代化果库、一批批现代农业企业在公路沿线落成,果、桃、梨、枣、葱等农产品和药品、药材、化工远销 21省43地市。通畅便捷美丽的农村公路已成为全县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旅游兴的有力保障。
坚持“八化”,科学建管
擦亮乡村振兴“金光大道”
设计科学化。科学规划是最大的效益。我们坚持规划科学性原则和适度超前理念,选择双甲资质的高水平设计团队,围绕“管用、实用、安全”三大目标,从整体到局部,多次论证,形成总体方案,注重体现农村公路的“实用性、安全性、科学性、舒适性、服务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
建设精细化。创新“交通+N”建设模式,公路建设与安保设施同步设计,根据不同路段制定不同的建设方案,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部分道路采用抗高温抗车辙抗裂防的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精准发力,优化路网,保证质量,让群众真实感受农村公路发展带来的普惠作用。
管理严格化。全面构建“政府负责、部门执法、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管理体系,建立农村公路管理考核机制,实时监督县、乡、村落实农村公里管理工作,确保管理落实落地;认真落实“APP”路长实时监控平台,实现巡路定位、监督到位。同时,将爱路护路纳入村规民约,广泛宣传,家喻户晓,通过联护联防,齐抓共管,实现了“要我护路”向“我要护路”的意识提升。
养护常态化。三分建,七分养。采取“统筹资金、行业指导、分级养护”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实施全县道路“路长制”,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小修保养、日常养护采取集体、个人承包或群众集中进行季节性养护等方式,村道由相对稳定的群众性养护组织承担,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列养率100%,好路率保持在86.7%以上。同时,建立公路巡查+道路抢修衔接联动工作机制,路政员及时抄报道路水毁、路面塌陷、桥涵裂缝、排水不畅等问题给养护中心,养护中心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实现了巡修闭环管理。
保洁社会化。围绕“全域整治、全面达标”的工作要求,建立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推行道路清扫社会化工作,探索第三方保洁服务有效模式,定路、定人、定责,力求实现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绩效评价,保证道路时时处处洁净卫生。
安全无缝化。积极推进道路的标志、标线、安全生命防护、“一灯一带”等工程的实施;路政执法人员在每天的道路巡查中,对道路范围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清理、整改、劝阻、抄送有关部门等方式,确保农村道路安全运行。
运营市场化。优化道路客运班线、延伸城乡公交线路、开通新公交线路、强化货运服务,全面提升了客货运力。立足“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文明城市”示范县创建工作要求,重新优化客运班线7条,实现了客运、公交互补,207个村客运全覆盖。同货运企业、货运信息部联合建立货运服务平台,资源公开,信息共享,帮助民营企业、老百姓把特产运出去,让更多车辆在外有回货,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物流运力。协同出租车公司建立智慧叫车平台,随叫随到,接送到门前,极大方便了城市居民、城区周边村民的生活出行。
美丽全域化。紧扣“四好农村路”、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政府引导,自然资源、水利、文旅、林业多家参与,构建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部门联动”的共建、共享新格局,形成了全县农村公路“彩色路面、金色大道、绿色通道、多彩廊道”的美景,一条条公路,像一条条丝带,把一个个产业园区、一个个旅游景区、一个个美丽乡村,像一颗颗珍珠一样串联起来,焕发着七彩光芒,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锦绣万荣图景。
凝聚“五力”,统筹协作
合奏兴县富民“交通强音”
面对交通事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多方发力、形成合力,注重凝聚和发挥五个方面的综合力量。
一是凝聚“路通县兴”思想,提高各方面认识,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二是谋划好“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好储备工程。三是逐级落实路长制,建设资金、管理经费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保证有人建、有人管、有人用、用得好。四是继续加大客货运输管理力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公路的承载、服务、符合能力,用好农村公路,提高客货运力。五是加强安全监管,最大限度地挖掘客货运输潜力,以公路经济活跃和繁荣县域经济。各相关部门坚持全县“一盘棋”,建设“一步调”,管理“一体化”,养护“一标准”,运营“一目标”,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使每一条公路都成为承载民生福祉、助力乡村振兴的金光大道。
(王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