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忻州公路分局进行病害处置作业
2、阳泉公路分局盂县段养护人员在国道239线进行路面灌缝养护作业
3、吕梁公路分局养护人员进行灌缝前的缝内清理工作
4、晋中公路分局清洗护栏板
5、运城公路分局养护人员进行环保养护新材料现场演示
太谷杏林机械化养护中心物资储备库
忻州公路分局
精益管理助推养管工作提质增效
本报讯 3月14日,忻州公路分局召开养护工作专题会议,会议通报了2024年各公路段管养干线公路路况评定以及在全省排名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安排部署养护重点工作。
会议要求,各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积极主动作为,按照省局“12338”目标要求,严格落实“三个坚决”“三个确保”,不折不扣抓好养管各项工作。
一是坚持“早发现、早防治”原则,及时开展路况调查,加强病害分析,合理制定处置方案,突出日常养护的及时性,持续提升路况质量,力争实现PQI值达到90以上、PQI值优良路率达到90%以上。
二是大力开展预防性养护,抓住春季天气回暖有利时机,合理安排,精细、精准处置精益管理助推各类病害,加大“灌缝补坑”作业力度,全力提升路面病害有效修补率,有效修补达到80%以上。
三是狠抓全面养护,推动养护从“路面好”向“全面好”转变。统筹抓好日常养护和路基、桥隧、沿线设施等养护工作,持续做好日常保洁维护,强化沿线路域环境综合治理,以深入推进“美丽公路”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3个美丽公路通行圈,提升干线公路服务品质。
四是对照迎国检各项目标任务要求,认真开展精细化养护,针对管养道路情况开展自查自检,突出重点,围绕路面病害、桥梁、公路设施等进行排查整改,全力冲刺备战迎国检。
五是常态化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确保管养道路安全、有序、畅通。
(陶江)
吕梁公路分局
开启2025养护新篇 奋战“十四五”收官大考
本报讯 3月14日,吕梁公路分局召开 2025年养护工作会议,总结回顾2024年养护工作,安排部署2025年养护任务。
会议强调,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和公路工作会议部署上来,坚守主责主业,聚焦目标定位,勇担公路养护重任,狠抓落实,统筹推进养护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为“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要求,一要深耕日常养护,夯实路况根基。持续以“三个坚决”“三个确保”为根本遵循,围绕灌缝补坑专项行动,强化日常巡查与养护,及时处理路面病害,保障公路通行安全。在病害处置工艺与选材上发力,实施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升日常养护质量与有效修补率。
二要推进全面养护,实现精细作业。秉持“全方位、全路段、全要素”养护理念,推动养护从“路面好”向“全面好”转变。弘扬工匠精神,围绕养护作业标准化精细化,全面提高砌体维修处置质量,营造抓细节、抓过程,重质量、重实效的良好氛围。
三要严守安全底线,强化风险防控。始终将保安全保畅通置于重要位置,强化服务保障职能,做好冬季、汛期以及节假日等重要时段国省干线的保通保畅工作,加快补齐抢险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不足的短板。持续深入开展公路安全设施排查整治提升行动,提高重点时段、重要节点、重大风险隐患排查的针对性。对存量隐患的地灾隐患,逐步治理消除,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四要长效综合治理,打造美丽公路。扎实开展公路扬尘污染治理,彻底消除“五堆”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改善路域环境,提升路网综合服务水平。以“文化引领、路况优良、环境优美、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为目标,精心打造沿黄4县中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利用的国省干线公路路段,构建环绕碛口、北武当、庞泉沟等主要旅游景区的美丽公路通行圈。
五要加强基础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对现有公路基础设施重新摸底,全面更新动态数据,健全完善干线公路全要素台账。严格按照重点桥隧监测评价规程要求完善桥隧管理制度,编制实操手册,建立“制度+手册”模块化制度体系,指导一线人员掌握流程、提高效率。每条线打造一座养护示范桥梁,逐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六要提前谋划迎检,争创国考佳绩。充分认识今年“国考”迎检工作的重要性,将迎国检作为分局养护工作核心,加大对近年实施路面养护工程路段的养护,提高有效修补率,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以更高标准、更实措施、更严作风推进迎检工作,为我省国检再创佳绩贡献力量。
(严江峰)
运城公路分局
聚焦精细管养打造“党耀通衢”品牌
本报讯 3月18日,运城公路分局在芮城公路段召开养护工作会,全力备战国检,进一步提升养护管理水平。
会议期间,芮城段通过“现场观摩+座谈”的形式,展示了新材料、新工艺、自主革新设备在养护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平交道口和桥梁养护的优秀成果。芮城、运城、万荣等3个公路段作了经验交流,分局机关第三党支部书记倡议将党建与养护工作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党耀通衢”养护品牌,推动全局养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会议明确了以迎接国检为核心,围绕“精细管理、智慧公路、一体化养护、借鉴学习、绿色发展”的工作思路,着重落实六个方面工作:一是推进养护精细化。秉持“三个坚决”“三个确保”原则,促使公路养护从“路面好”向“全面好”转变。二是保障养护机械化投入。合理规划资金,提升机械化水平,为养护工作筑牢根基。三是推动养护技术现代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公路智能化改造,搭建公路信息监测与服务平台,提升决策科学性与管理效能。四是创建美丽通行圈。加强与兄弟单位交流学习,汲取先进理念与技术,促进养护工作和路域环境高质量发展。五是推行“五个一体化”集中养护。完善新模式,建立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保障工程品质。六是聚焦国检,全面精准筹备。深刻领会国检意义,制定详尽方案,确保迎检工作扎实推进。
(雨田玉 李建亨)
阳泉公路分局
四举措扎实公路养护精管理提升服务品质
本报讯 3月14日,阳泉公路分局召开养护工作会,总结回顾2024年养护工作,安排部署2025年养护工作。
2025 年,全局要紧扣省局“12338”养护要点,按照“12678”的日常养护工作思路和“123610”的养护工程工作思路,全面落实“三个坚决”“三个确保”,聚焦省厅“综合排名进入全国中上游水平”的目标定位,持续推进路况赶超进位三年攻坚,围绕中心任务,扎实基础养护,强化责任担当,落实底线思维,提升服务品质。
一是迎国检抓基础养护。要紧盯迎国检这一核心任务,加强路面养护,精准制定养护方案,强化路面病害处置质量,把裂缝处置和病害挖补两项最基础的养护措施做精做细;加强桥隧全面养护,强化日常督查,积极处置路面病害,修整周边环境,提升技术状况水平;全面排查交安设施,制定方案,做好清洁、修缮、更换等养护措施;对内业进行全面的查漏补缺,同步完善内业资料。
二是开展养护专项行动。重点开展三基三化专项行动,即推进基础建设规范化、基础工作标准化、基础技能专业化。开展养护安全隐患常态化治理行动,深入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开展平交道口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平交道口安全隐患,规范开口设置;开展规范标志标线专项行动,全面规范交通标志标线设置,做到标志标线齐全准确无缺损,整洁醒目无遮挡;开展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行动,按照“一点一方案”进行微改造,确保安全防护设施设置规范;开展智慧检测专项行动,构建“一平台、三中心、多应用”的数字化体系;开展规范作业区布设行动,按照“十项问题清单”和“七个不准要求”,规范布设养护作业区;开展“养护工程管理提升年”收官行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养护工程管理成果;开展养护工程质量“回头看”活动,彻底消除质量缺陷,提升工程品质与养护管理水平。
三是推进美丽公路建设。做好关键时段全力保障道路畅通,强化养护作业安全管理,积极推动服务设施升级改造,大力整治路域环境,致力于创建美丽公路通行圈,同时积极探索养护技术创新,为美丽公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在精细规范养护工程。要提前精细谋划,严格依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加强施工过程管控,从质量、安全、进度、协调、科技、廉洁六个方面管理,创建示范工程,发挥其引领作业,带动整体养护工程水平提升。
(张宝军)
晋中公路分局
“六个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养护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3月18日,晋中公路分局召开 2025年养护工作会暨路况分析会,安排部署2025年养护管理工作。
2025 年,分局将紧扣省局“12338”养护要点,以“12466”工作为抓手,创新驱动、数智赋能,全方位提升科学养护水平,为全省实现综合排名进入全国中上游水平的目标贡献晋中公路力量。
开展路况保持专项行动,全面实现路况质量向好。坚持做精小修养护、做实中修养护、做优专项养护,分类施策,精准养护,年末PQI值保持91以上,优良路率保持99%以上,有效修补率保持95%以上。
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全面建设安全精品工程。深入开展“养护工程管理提升年”行动,积极探索在一体化集中养护模式下建立完善设计、施工、监理等全过程、全环节质量管控体系,打造养护品质工程。
开展创新赋能专项行动,全面推进智慧管养体系。持续加大“四新”技术试点探索和推广应用,全方位、全链条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提升养护效率和质量。在灾害监测、防汛预警、桥隧巡检、环境监测、应急抢险等方面拓展无人机实用场景,提高智慧巡查效率。
开展管理提效专项行动,全面促进养护质效双升。深入开展“六项活动”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拓展党建与养建深度融合新路径,完善内部考核机制,全面提升干部职工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素质,积极推行专业化快速化养护模式,努力降本增效。
开展品牌引领专项行动,全面打造美丽公路标杆。按照全省打造3个美丽公路通行圈的目标,在国道108线等7条路线上深入开展美丽公路创建,提档升级绿化美化及文化建设;继续深化“司机之家”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公众出行体验,全力打造富有晋中地域特色和公路行业特色的全省美丽示范公路标杆。
开展安全保障专项行动,全面提升综合处置实效。紧盯日常巡查、信息反馈、保障设备、快速响应等方面,新增重点路段监控点30个,深化智能传感、雷达探测、AI图像识别比对、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地质灾害隐患监测中的应用,完成国省道安全运营体系建设,提升突发事件综合应对能力。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