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和物流降本增效工作,持续推动“公转铁”战略深入实施。省厅在交通运输部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实际行动探索深化运输结构调整、持续推进货物多式联运,扎实推动交通运输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侯马市开行的首趟罐式集装箱硫酸专列,成为全省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成功突破和亮点工程,为全省危化品铁路运输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侯马模式”。
政策引擎强驱动点燃物流转型“新引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交通物流事业发展和降本提质增效“公转铁”工作,将“公转铁”作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公转铁”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省委、省政府将“健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写入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研究出台《山西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方案》,从战略层面明确了“公转铁”的重要地位,为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省厅紧跟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围绕“交通强省”战略目标,深入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工作。太原铁路局积极争取资金支持,用于危化品铁路专用线建设和罐式集装箱购置,确保“公转铁”战略落地见效。临汾市委、市政府聚焦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任务,依托侯马方略、洪洞龙马两大物流园区,重塑物流体系,全力打造全市域全产业链物流示范区。临汾市交通运输局不断加快现代物流发展,大力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散改集”,从顶层设计方面为侯马北铜铜业公司硫酸“公转铁”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协同作战齐发力集聚公铁联运“新动能”侯马首趟硫酸专列的成功开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地方政府、铁路、企业等多方协同配合、久久为功的成果。面对侯马北铜铜业公司硫酸运输需求,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积极搭建沟通协调平台,定期与铁路部门、临汾市政府、侯马市政府及相关企业会商研判,及时解决“公转铁”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各方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市级交通运输部门积极配合铁路部门推进专用线建设,优化场站衔接,实现铁路专用线与公路运输网络的无缝衔接,构建高效便捷的多式联运体系。同时,主动加强与铁路部门的信息共享,推进运输信息互联互通,提升运输组织效率,打造“一体化”联运服务体系。市工信、发改、应急等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发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太原铁路局积极响应,针对危货运输定制“五定班列”(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精准服务企业需求。通过上下一盘棋,劲往一处使,构建了“政府引导、部门协同、企业主导”的工作机制,确保了首趟罐式集装箱硫酸专列的成功开行。
量体裁衣精服务蹚出危货运输“新坦途”侯马北铜铜业公司年产硫酸80万吨,如何安全高效地运输这些危化品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积极协调太原铁路局为企业提供“量体裁衣”式的运输方案,真正做到“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太原铁路局主动投入专项资金,研发新型智能物流装备——400个316L搭载智能传感系统的不锈钢罐式集装箱,配套建设了专用线防腐装卸设备,从装充、卸车到应急处置,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自备罐车成本高、灵活性差的难题,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此外,还对装卸、运输全流程进行安全卡控,确保危化品运输安全可控,树立了危化品铁路运输新标杆,切实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太原铁路物流中心积极响应,落实主管部门关于危险货物铁路运输部署要求,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公转铁”攻坚专班,建立重点企业“一企一策”服务机制。针对侯马北铜铜业公司的实际需求,创新实施“铁路干线运输+公路短驳配送”的定制化物流方案,成功将企业运输成本降低50元/吨,据测算,全年60万吨硫酸“公转铁”运输,不仅可降低物流成本3000万元,更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万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侯马硫酸专列的成功开行,打造了产销运一体化产业链闭环,实现了交通运输、铁路、企业的多方共赢,为全省危化品物流运输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为交通运输行业深化改革提供了崭新思路。
下一步,省厅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两会”精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推进危化品运输向“公转铁”和智能化方向快速稳妥迈进,助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同时,持续加强与铁路部门的合作,深化多式联运发展,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物流体系,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注入更多山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