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交通运输部、财政部采用竞争性评审方式,遴选产生第二批给予资金支持的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区域,山西等12地入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出台《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实施细则》,力争通过3年时间,支持30个左右省份打造数字化示范区,推动85%的繁忙国家高速公路和25%的繁忙普通国道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并给予试点省份最高10亿元的中央奖补资金。为抢抓国家政策机遇,进一步提升路网通行效率和出行服务品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多次专题听取汇报,精心指导方案编制,统筹协调推进工作;发改、财政、公安、山西交控等省直部门和实施单位密切配合、同向发力,凝聚形成强大合力;省厅主要领导带队赴浙江、福建学习先进经验,组织精干力量在全面分析申报形势和加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研究申报策略、细化任务分工、加强沟通对接、做细答辩环节等方面多点发力、全力推进,历时6个月高质量编制了《山西省能源保供一轴一廊一通道“大”字型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着力突出山西特色、彰显山西作为,为成功申报试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施方案》结合山西区位优势和交通特点,以人民满意为出发点,以数字赋能为着力点,以“能源保供、文旅畅行”为主线,主动聚焦重载交通、旅游交通,明确了“一环五联、‘大’字型”通道网络布局,构建了“重载交通高效运行、旅游交通便捷服务、基础设施监测预警、路警联动协同共治”4方面特色场景,提出了14项可考核、可量化的绩效评价指标,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示范通道通行效率提升20%以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效率提升30%以上、公众出行服务满意度达到95%以上。
据了解,2025年1月和2月,省厅先后组织开展专家咨询会和专家审查会。与会专家对我省《实施方案》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方案目标明确、通道布局合理、任务重点突出、实施路径可行、特色亮点突出、保障措施有力。3月28日,经方案评审,我省从20个申报省份中杀出重围,成功入围第二轮答辩;4月1日,经现场答辩,我省再次以优异成绩从18个入围省份中脱颖而出,最终成功入选国家试点行列。
下一步,省厅将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具有山西特色的应用场景、示范项目、标准规范,为全国提供山西经验和山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