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斑斓河谷与蜿蜒黄河交相辉映。极目凝望,临猗黄河大桥好似一条钢铁巨龙横空出世,一座座桥墩犹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车行其上,这条铆固秦晋之好的东西通途,宛若一条玉带镶嵌于河谷之中。
临河猗风,晋秦衢畅。临猗黄河大桥是连接山西省临猗县与陕西省合阳县的过河通道,位于黄河水道之上。它的贯通,彻底打通了菏宝高速G3511的“最后一公里”,为完善晋陕两省高速公路网布局、推动周边地区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促进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临猗黄河大桥及引线工程是交通运输部首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首批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项目,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投资建设,中铁建大桥局、中铁十二局参建。该项目不仅是山西省高速公路路网“四纵十五横三十三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晋陕两省的12座公路桥梁中投资规模最大、桥梁长度最长的黄河公路大桥。路线全长20.914公里,总投资46.45亿元,建设工期4年,运营期30年。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米,设互通式立交1处,服务区1处。全线控制性工程为临猗黄河特大桥,全长5427米,主桥长3816米。
匠心铸造品质之桥安心领航
“大道由来竞曲折,奋马扬鞭平丘壑,瞩目苍穹怅寥廓,万亩青莲揽为客……”这首荡气回肠的歌曲《黄河之桥》是由项目建设者作词、演唱的精品力作,也是建设者们用情用力潜心匠造传世之作的生动写照。
“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项目团队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强化检测监控手段,推广“四新”技术,开展QC成果转化,对焊缝、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成桩质量等关键指标进行全覆盖监测和严格把控,即时消除质量隐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引入混凝土振动搅拌工艺,提升了混凝土和易性及强度;墩身涉水部位进行防腐处理,增设破冰体,在保护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了工程耐久性;钢梁焊接采用双面全熔透埋弧焊,确保焊接质量。通过有效管控措施,质量检验合格率达98.9%,为铸造百年品质耐久工程奠定坚实基础。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咬定“双零”目标,构建“五个责任体系”,强化“三同时”管理,落实安全条件验收制度和终端安全管控责任,积极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加大安全保障投入,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专业化,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智慧应急能力,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项目建设期安全始终受控,未发生任何险性事件和各类安全事故。
科技赋能智慧之桥百年护航
项目的建设历程充满了挑战与创新。从2020年11月的正式动工兴建,历经四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024年1月实现合龙。在建设过程中,面对工程地质复杂,桩基承台施工难度大;桥位环境复杂,高墩平台施工风险高;长联同步顶推,钢梁施工控制难度大;生态环境敏感,施工环境技术要求高等难题,项目建设者精心组织、科学管控、攻坚克难,成功破解各类难题,实现通车运营。该工程一举创下连续顶推长度、最大顶推长度、顶推时同步控制千斤顶数量、单桥耐候钢使用量四项世界之最,彰显了中国铁建在桥梁建设领域的卓越实力与创新精神。
在工程建设期间,针对临猗黄河大桥技术特点及管理难点,创建了智慧建造中心,研发了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建造管理系统,实现了钢箱梁智慧之旅,钢箱梁虚拟预拼装、数字监控与智慧顶推。对工程信息能够即时采集、精准分析、动态监控、及时预警、实时纠偏。成立了创新工作室,联合国内知名院校开展了抗震、抗风、长联顶推、智慧监控等课题研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项目取得科研成果30余项,始终坚持“实验先行,方案预控,专家指导,科研支撑”的管理理念,确保大桥建设顺利推进。
环保先行 生态之桥美丽巡航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作为横跨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黄河公路大桥,在滩涂地上有着2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鸟类。项目建设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开展了施工影响及环保措施的科研立项,在专项设计方面,采用免涂装耐候钢、不透光折线形声屏障、单向径流系统等措施,避免桥梁涂装污染、实现运营期桥面污水集中收集、最大限度保护生物栖息地环境。在施工措施方面,便道采用钢栈桥跨越主河道,钢箱梁架设采用顶推工艺,桩基施工泥浆全部循环利用收集处理,工地现场已完工地及时绿化,有效降低施工对黄河流域生态的干扰,最大程度减少工程建设对原始生态环境的影响。多措并举,从设计源头、建设过程、通车运营项目全周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工程建设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
晋秦衢畅 民生之桥互惠启航
2024年12月16日,临猗黄河大桥及引线工程通车运营,也标志着陕西境内已经建成4年的合(阳)铜(川)高速全线通车运营。山西运城至陕西铜川通车时间由原来的4小时缩短至2.5小时,为两地民众的出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进一步完善了晋陕两省便捷智能、绿色安全、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有效地推动了黄河流域“交通运输高质量”与“生态环境高颜值”有机融合,同时为黄河流域文化交流与旅游资源整合注入动能,游客可轻松跨越晋陕两省,领略黄河两岸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遗迹与自然风光,感受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大桥与母亲河、保护区湿地、沿黄旅游公路、沿岸历史人文古迹纵横贯通、交相辉映,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贡献铁建力量。
临猗黄河大桥的通车,不仅是一座桥梁的建成,更是一座友谊的桥梁、一座发展的桥梁。它见证了中国铁建与晋陕两地人民的团结与奋斗,也预示着两省三地更加美好的未来。相信在临猗黄河大桥的助力下,建设者们携手共进,共同书写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陈礼君 刘济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