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2019年度“三农”新闻人物参选人简介

  

陈巨文:“腌菜书记”让老龄村脱胎换骨

  陈巨文,大同市城乡规划局下派云州区西坪镇大坊城村第一书记。驻村后,为应对艰苦生活,陈巨文学着村民腌了两缸咸菜。
  大坊城村全村138户中有117户为贫困户,是一个典型的穷困村。全村95%的村民都居住在破窑里,有的窑龄甚至超过了200年,村民居住条件及生活环境极其恶劣。
  陈巨文驻村后精准切脉,开出了脱贫兴村“药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发挥行业优势,向工作单位积极申请帮扶,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中,陈巨文勘查、选址、定桩、设计、绘图,事无巨细,目前一个总占地80206平方米的坊城新村已经建成,配套设施齐全,村民们喜迁新居,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
  与此同时,陈巨文带领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筹集15万元资金建设占地20多亩的养牛场一个;申请20万元帮扶资金,通过引领农民和招商引资,使全村黄花种植面积达到700亩,人均两亩,亩均收益达到8000元左右,为全村脱贫开拓一条好路。
  老龄村庄奔上发展新路。如今,说起陈巨文当初腌的两缸咸菜,村民们打趣地说:“一缸给俺们解决了住房难;一缸给俺们解决了致富难。”

金建强


程玉珍:把村里事当成自家事的女干部
  进入2020年,是壶关县五龙山乡刘寨村党支部书记程玉珍在任的第9个年头。
  2011年,在外创业女青年程玉珍怀着一份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率民致富奔小康的情怀,担任起这个地处矸石山区贫困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上任以来,她带领大家填平两条沟,辟开一座山,修通出村路;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让村民过上了更好的生活。脱贫后的刘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21万元,人均年收入5000元。这些年来,程玉珍先后被授予“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山西省脱贫攻坚奋进奖”“山西省三八红旗手”、全国妇联“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去年国庆节,程玉珍还光荣地乘坐“脱贫攻坚”方阵彩车参加了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成为山西脱贫攻坚战线的先进榜样。
  经过多年的奋斗,程玉珍自筹资金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扶贫富民工程;修建了宽敞的村中街道、通往乡里道路、养老院、村委综合办公楼、文化广场、烈士纪念亭、房屋改造安置、移民工程、电网改造、光伏发电、农田道路建设,高位蓄水池,饮水管网改造,污水管道等新农村建设综合工程;完成了荒坡荒沟近百亩核桃树种植、修建了养殖场、并建设了近百座冬暖大棚、春秋大棚等脱贫工程……村里还成立了老年协会、乡民联谊会,每年还举行孝亲敬老好儿媳评选活动。
  今日的刘寨,农民收入、生活环境都得到很大提高,善德、孝亲、知根、洒绿的新村风已春风化雨般地走进了广大村民的心里。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源于这名一心装着群众冷暖的女干部。用程玉珍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只要踏踏实实地落实好每一件事,就能让全村人过上幸福生活,让乡村的价值更大地释放。”

白慧磊


孟永华:倾心关注“三农”创新脱贫攻坚
  孟永华曾任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右玉精神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党的建设教研部副主任。
  2014年3月-2018年12月,孟永华担任省委党校驻宁武县余庄乡扶贫工作队长(2015年8月兼任宁武县余庄乡东庄村第一书记),2014年孟永华在所帮扶村下余庄村试点“合作社扶贫”模式获得成功,2015年在校领导和省扶贫办支持下扩大试点规模,在余庄乡12个贫困村每村成立一个扶贫合作社,又联合组成“宁武县天池美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2015年获中共山西省直工委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获省直工委优秀党员,2017年获山西省干部驻村帮扶模范,2018年获忻州市脱贫攻坚创新奖。
  2016年以来,孟永华积极推进第一书记间的工作交流,连续组织四届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论坛,并与第一书记康世海、路海源共同创作了歌曲《第一书记》。2019年6月28日他参与并主持了山西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代理商联合会在山西农谷举办的 《山西第四届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精准扶贫论坛》。2019年孟永华积极参与山西省政府扶贫日消费扶贫活动,参与山西扶贫仓卖馆、省气象局与省国资委联合成立的山西助农扶贫超市的启动工作,并组织筹备成立山西省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

裴彦妹


刘高鹏:蜂蜜香里酿丰年
  从下雨无路、吃水靠天到户户通水泥路、家家通自来水、村村通网络,村民们在产业发展上从不敢干到跟着干——今年40岁的乡宁县东沟门村党支部书记刘高鹏见证了这个小山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高鹏26岁当选为东沟门村村委会主任,29岁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为使百姓持续增收致富奔小康,他走访入户、征求意见,依托当地野生蜜源的优质生态环境,鼓励村民发展蜜蜂养殖。
  他带头成立“普天种养”养蜂合作社,打造了“尉来尉好”百花蜜品牌,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组织社员发展中华蜜蜂养殖和创建蜜蜂高效养殖示范场,承诺回收蜂蜜,以产业引领乡亲们增收致富。
  现如今,蜜蜂养殖已经成为东沟门村的特色产业。在这个坐落在煤乡却无煤的农业小山村里,村民依靠蜂蜜实现了成倍增收,贫困人口全部脱了贫。

林晓方


雒峻:铁肩担当不辱使命
  雒峻是吕梁市新闻工作者培训中心主任,2015年8月起担任中阳县下枣林乡神圪垯村第一书记。这几年来,雒峻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倾注在神圪垯这片土地上,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用自己的真心、真情和实干带领神圪垯的村民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神圪垯是典型的农业村,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上任伊始,雒峻多方筹措、申请项目,提质改造村通公路1.3公里,硬化核桃园区道路2.1公里,修建757米深井一口,彻底解决了神圪垯村的人畜饮水困难,以及因严重缺水而被制约的扶贫开发和经济发展的问题。此外,雒峻还带领全村改良核桃品种,种植百亩油用牡丹,推行农作物优种计划,使农产品增收了20%-150%。2017年,神圪垯村顺利完成了脱贫摘帽任务。
  脱贫以后怎么办?雒峻站在了更高的起点思索神圪垯的发展方向:从乡村振兴找答案!那么,神圪垯的乡村振兴如何干?就是以文旅牵头带动产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17年5月,雒峻拿出了神圪垯村乡村振兴五年规划,提出“一种信仰,二栽理想,三权分置,四业兴旺”的总思路,布局启动了以乡村旅游牵头的“四大产业”,即“旅游+创新型农业产业、旅游+文化教育产业、旅游+体育产业、旅游+健康养生产业”。通过两年的艰辛努力,神圪垯乡村旅游一期工程现已全部完工,并正式对外开放。2018年,雒峻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首届“英雄吕梁”山西·中阳·神圪垯摩托车越野赛。2019年9月底又成功举办了神圪垯乡村旅游文化节。200杆唢呐走进神圪垯,吹响乡村振兴进军号,也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刘雅


宋学琴:扁桃嫁接山桃树致富花开脱贫路
  2005年,宋学琴从河北邯郸嫁到了吕梁山深处的汾西县核桃丈村。群山环抱的核桃丈村,地无三尺平,八沟九道梁。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凭着一股“韧劲儿”宋学琴亦步亦趋地探寻着创业路。
  2009年,宋学琴在网上无意间发现了扁桃。扁桃仁经济价值高,抗风耐旱,适合山区生长。如获至宝的宋学琴望着窗前屋后漫山遍野的山桃花,萌生了一个大胆想法:通过嫁接,能不能让不值钱的山桃树开出扁桃花呢?说干就干,宋学琴和丈夫承包了170亩山地,他们栉风沐雨、潜心钻研扁桃嫁接和建园技术,成为了全县最早一批扁桃种植示范户。2014年春天,扁桃花开了。看到致富希望的村民,纷纷跟着她栽种扁桃。
  在宋学琴的推广示范下,汾西县发展扁桃经济林1.7万余亩,成为全国除新疆以外最大的扁桃生产基地,扁桃产业成为了汾西县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为了表彰她的功绩,汾西县委县政府和汾西县妇联分别于2014年和2017年授予她 “创业致富带头人”“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柳飞

褚吉亮:誓言做中医药事业的传承者
  褚吉亮,侯马市新田乡卫生院国医馆馆长,褚氏中医的第七代传人,一个决心把一生奉献给传承中医药事业的年轻人。他以中医馆为平台,凭借良好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赞誉。褚吉亮不仅有家传的深厚底功,还特别重视现代医学传承。他始终不忘研读经典,夯实基础,并结合临床,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强医德。褚吉亮认为,中医药文化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部分,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医药是科学,科学发展无止境,它还有许多神秘的面纱远远没有被揭开,急需年轻一代继往开来,不断挖掘,不断创新。2017年12月,褚吉亮被中共侯马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侯马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2018年4月,被授予“劳动模范”称号。2019年3月,他又荣幸地入选了 “三晋英才”支持计划2018年度青年优秀人才名册。

柴俊杰


吴中定:黄河岸畔书写果乡传奇
  他种植的苹果品牌为老吴苹果,远销国内外各大城市。他的苹果因为品质好,销售时不论斤,而论个儿,一个苹果能卖10元。
  他不仅自己栽植管理的苹果品质非凡,而且还带领附近的乡亲们共同致富,为叫响运城本地苹果品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的果园和他的合作社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他被推选为山西省人大代表。因为苹果品质特别好,浙江大学有一位教授一年时间内,从网上买了他8000元的苹果……
  他在苹果上大做文章,写出了不凡的现代传奇!他就是临猗县角杯乡果农吴中定。他在多年的苹果种植中积累了自己独特的经验,并在临猗全县推广,目前经他技术指导的果树已种植20万亩,年产5000万公斤,为当地果农增收近亿元。

杨晓青


米斌:阳高县的“保尔·柯察金”
  他是从千亩盐碱地里刨金的硬汉,他是养殖户眼中名副其实的“牛专家”,他是阳高县发展全株青储玉米第一人,他还是人们心目中的励志者——阳高县的“保尔·柯察金”。他,就是米斌,一名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的新时代自强模范。
  现年62岁的米斌,出生在阳高县罗文皂镇小元沟村,幼时因患小儿麻痹,导致终身残疾。虽然命运多舛,但他自强不息。凭借坚强意志和不懈努力,米斌习得一身农业“武艺”,在农业领域作出多项突破和贡献。自强的米斌,不仅走上了自强的富路,还为当地群众打开了致富的大门。2009年7月,他牵头创办阳高县农泉大南滩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吸收农户70户,其中三分之一是残疾人,每户年均增收达到2万元。
  自己残疾,却要助残。米斌有情又有爱,他不仅让自己的生活精彩无限,也让不少残疾人的天变蓝、地变宽。

曹鑫


李灵芝:晋北寒冬番茄红的开创者
  在晋北地带,冰天雪地里能种出果实肉质沙,色泽亮且产品能达到绿色食品A级标准的番茄那是难上加难,但阳高县与山西农业大学“县校合作”后,阳高县政府副县长、山西农业大学教授李灵芝通过以水肥一体化为主的集成技术彻底破解了这一难题,填补了技术空白。
  据测算,经使用李灵芝技术的日光温室,亩产量也比同品种温室产量高出3000公斤左右,一个1亩地的温室毛收入可达20多万元,至少是同面积温室收益的3倍。阳高县试验示范成功的水肥一体化集成技术,得到了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的资助。2019年,此集成技术在阳高县辐射推广,在露地蔬菜、集中连片移动大棚区、日光温室区等16个村点实施,辐射面积3000多亩,带动全县更多贫困户进一步拓宽致富之路。

史晶雯


胡效珍:润物细无声山村已换颜
  2017年6月28日,胡效珍做出人生抉择,到深度贫困山村兴县高家村扶贫。
  高家村是兴县有名的上访村。因为土地被征一事,多年来村民一直上访。胡效珍到任后,积极开展土地确权登记制度,落实退耕还林补偿款,彻底解决了这一老大难问题。
  胡效珍始终把“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作为座右铭,尽心竭力为百姓办实事,解难事。为白红则等15户贫困户办理了金融扶贫小额贷款事项,让每个贫困户每年可以拿到3000元的分红;帮助行走困难的贫困户裴爱成消费白菜2000余斤;为严重烧伤的非贫困户裴吊明申请低保;为贫血病患者白由则申请救济金……
  两年来,胡效珍和村干部积极争取100余万项目资金,为老百姓免费粉刷黑窑洞,建阅览室、人畜饮水提升工程、建设农民夜校,硬化了村主干路段和文化活动广场,专人打扫街道和清理垃圾,修建了蔚汾河漫水桥、维修了灌溉渠道等等,高家村村容村貌发生很大变化,村民的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何海亮


“增收”书记原国虎
  2015年,安泽县人社局职工原国虎,被下派马壁乡东里村任第一书记。至此,偏南一隅的小山村有了希望。
  初到东里村的原国虎,跟着村干部学管理,跟着农民学种地,短短几个月摸清了全村的“家底子”,找到脱贫的“药引子”,树起了发展的“旗杆子”。
  东里村地上无资源、地下无矿产,2017年,原国虎创造条件带领支村干部建起了千头规模的养猪场,将猪粪还田,原国虎带领包联的3户贫困户租赁了7亩土地,搞起了 “东里村绿色农作物种植示范基地”。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经济效益增长。2019年,原国虎又上马一座千头猪场,绿色蔬菜种植面积扩到115亩,搞起了订单农业。如今,东里绿色蔬菜品牌在临汾地区叫响,订单供不应求。
  在原国虎的精准帮扶下,东里村闯出了一条没有资源也能脱贫致富的路子。村民们发家致富尝到甜头、有了盼头,“东里做法”为安泽全县产业脱贫和农业调产树立了一个可复制的模板。

何海亮


王小泰:36年守望麦田助高产
  36年来,王小泰无论是担任洪洞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长,还是洪洞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走遍了全县300多个村,先后推广秸秆还田、配方施肥、冬前化学除草等农业实用技术30余项,应用面积近5000万亩,为农民增收8亿多元。
  王小泰先后主持和组织实施了原农业部“丰收计划”“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县建设”“科技入户工程”“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建设”等洪洞项目区相关项目的开发建设工作。围绕项目建设,他进行了200余项试验。
  王小泰参与起草的 “旱地小麦地膜覆盖膜际条播生产技术规程”和“水地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通过专家组审定,成为我省地方标准。他牵头研发的这两项小麦播种技术,刷新了全省水旱地小麦两项高产纪录。他也因此荣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由王小泰撰写的《晋南二作区早熟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冬小麦撒播旋耕简化栽培技术》等20余篇论文,先后刊发于《中国农技推广》《农业科技通讯》等国家级杂志,他还被聘为《农民科技读本》编辑修订专家。
  如今,王小泰又奔走在为洪洞县推广18万亩富硒黑小麦的路上。

张美丽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1-10期

  • 第2020-01-07期

  • 第2019-12-31期

  • 第2019-12-27期

  • 第2019-12-24期

  • 第2019-12-20期

  • 第2019-12-17期

  • 第2019-12-13期

  • 第2019-12-10期

  • 第2019-12-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