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选择学农 不负韶华

——写给有志于“三农”事业的考生

  编者按:高考过后,莘莘学子进入一年一度的报考志愿时间。该上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人生选择。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在这里,本报郑重推荐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李卫祥写给有志于“三农”事业考生的一封信,希望能给广大考生带来有益的参考。

  上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每一个高考生要思考的问题。高考成绩公布后就进入了填报院校和专业志愿,谋划未来发展和未来职业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选择的当口,谈一谈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特殊性,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承载的使命和责任,供广大高考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职业规划和选报志愿时参考。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保证粮食安全,大家都有责任。”“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70多年来,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2004年至今,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9年聚焦“三农”,持续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今年突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的主题,充分说明了我国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特别是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全国涉农高校,“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希望涉农高校“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新形势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概念了,设施农业、有机农业、都市农业、庄园农业、功能农业、智慧农业、数字农业、中医农业的出现都赋予了农业新的时代特征,呈现出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国家创造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世界20%人口的世界农业奇迹,一条独特的农业发展和乡村发展之路吸引着世界的眼光,乡村振兴成为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面向未来,涉农高校在希望的田野上大有可为。
  当前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重新审视粮食安全问题。这场疫情使世界粮食安全面临大考,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挑战也不容小觑。由于农业生产有着极强的季节性,一旦错过时节耕种,就会造成农产品供给和粮食保障不足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另外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供应结构、粮食进出口的限制、粮食生产自然因素的影响等问题突显,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疫情防控在根上打的是粮食安全保障战。米袋子、菜篮子和口罩、防护服一样发挥着关键和核心作用。新时代,立足世情国情农情,依靠科技进步,保障粮食安全,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和新命题,亟待攻关和破解。
  新时代的高等农业教育正在围绕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和新生态的发展要求,布局发展涉农新专业,助力打造天蓝水净、食品安全、生活恬静的美丽中国,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崭新的“三农”画卷正在描绘和打开,希望有志学子把未来事业发展的落点聚焦“三农”,踊跃报考涉农院校,加入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早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青春正好,不负韶华。选择学农,赢在未来!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副校长(副院长) 李卫祥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6-21期

  • 第2022-06-17期

  • 第2022-06-14期

  • 第2022-06-10期

  • 第2022-06-07期

  • 第2022-05-31期

  • 第2022-05-27期

  • 第2022-05-24期

  • 第2022-05-20期

  • 第2022-05-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