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长子大地下着蒙蒙细雨,鲍店镇草泊村丰鑫源种植园区内却没有因为下雨停止生产。50余座大棚里,100余名村民正紧张忙碌地摘着辣椒,农用三轮车一辆接一辆将辣椒运往园区内的检验中心,工人检测,辣椒装箱上车,运往全国各地……
“投资2000余万元,占地500余亩,建设50余座简易大棚,200余亩网棚,12座高标准大棚和8个育苗棚,如此规模项目,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这就是鲍店速度。”丰鑫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宋彦伟对这次投资充满信心。
四月份种植辣椒,七月份就见到收益,高兴的不只是投资商,老百姓脸上更是乐开了花。最近两个月,草泊村村民每天早早赶到园区上班,工作一小时十元钱,一天能赚100元。“我们村的妇女老人都在园区上班了,没想到人老了,还能在家门口打工赚钱。邻村的老人们都羡慕我们呢。”64岁的何金苗高兴地告诉记者。
为了壮大集体经济,村里成立了草泊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并成立了劳务公司,招聘邻村的村民,往园区输送劳动力。“土地流转每亩1100元,村民再到园区打工,男工一天120元,女工一天100元,现在村里没有一个闲人。一个好项目,让集体经济有了稳定收入,还带动了全村人劳动致富的积极性。”草泊村党支部书记郭卫东说。
无独有偶,与草泊村一箭之距的张庄村中国长子·义乌工厂园区内,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入驻园区企业——山西紫罗兰服装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区外,装修施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生产区内,一边是调试人员在专心致志调校各种设备,一边是200多名工人在接受业务培训。为即将投产做着最后的准备。
山西紫罗兰服装公司,是一家具备设计、科研拓展、裁剪、打样缝制一条龙服饰制作生产外贸型企业。该企业落驻带动当地物流、仓储、缝纫制作、手工制作、小商品、电商等市场主体150余户,直接带动上千人就业。鲍店镇党委政府着眼拉动产业,解决当地村民就业,持续创造营商环境,成立专班服务组,一站式服务,让企业最终落地张庄村义乌工业园区。
据悉,这个投资上亿元的服装项目,从签约到投产达效,仅用了40天时间。目前,中国长子·义乌工业园区,各个商家早已抢滩入驻,100余商户一铺难求。这不仅仅是办事高效的直接体现,更是长子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壮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是前提。鲍店镇党委政府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布局乡村产业,工作中形成“党建引领抓项目、专班跟进做服务、民主决策解难题、党员干部沉一线”工作机制和基层治理模式,高质高效乡村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鲍店大地上,张庄的义务产业园区,草泊村丰鑫源种植园区,岚水村700亩育种基地,东万户村田间地头蔬菜市场……一个个项目落地,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老百姓还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幸福感、获得感油然而生。
如今的长子县鲍店镇,正大步行进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上,向好向新的变化每日都在上演。所辖41个行政村,村村有项目,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乡村振兴的春潮在塬梁峁川里汩汩涌动,干事创业的速度与激情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燃烧。
本报记者何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