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亮点新闻

“碳汇和绿色金融论坛”在太原举行

  本报讯(记者柴俊杰)9月2日,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的分论坛“碳汇和绿色金融论坛”在太原举行,包括尹伟伦、刘先林两位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众多业内专家学者做了精彩演讲。该论坛由省林业和草原局、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中国银行、民生银行主办。
  碳达峰、碳中和,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山西是华北水塔、黄河生态安全重要屏障,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如期实现“双碳”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近年来,我省紧扣“双碳”目标,科学推进造林绿化,采取超常举措,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省森林面积达5542.9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57%。森林蓄积量达1.59亿立方米,碳汇能力明显提升。开展森林碳汇开发、启动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和造林碳汇项目试点、娄烦县15万吨碳汇量获准入市交易,碳汇事业实现高标准起步。
  碳汇和绿色金融两者密不可分、互为依托。推进碳汇交易离不开金融支持,壮大绿色金融也需要大力发展碳汇。在分论坛现场,中国工程院尹伟伦院士、中国工程院刘先林院士分别通过视频连线作了题为《森林碳汇、碳贸易在“双碳战略”中的贡献》《测绘新技术服务陆地碳汇卫星应用》的主题演讲。大自然保护协会 (北京代表处)首席保护官王会东的演讲《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应对气候变化实践创新》从阐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人类之间关系入手,提出了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司一级巡视员郭青俊以《准确把握林草碳汇作用,努力提升林草碳汇能力》为题,用生动形象比喻阐明了林草碳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外,新开发银行行长马可、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家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世荣、福建三明市林业局原副局长陈美高等专家从自己研究领域的角度并结合山西实际进行专题演讲,交流经验,分享成果,集聚智慧,加强创新合力推动碳汇交易、促进绿色发展。
  绿色是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造绿、增绿和减碳、固碳前景广阔。此次论坛的举行将有助于山西在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完善生态碳汇定价和交易机制、健全生态碳汇补偿机制、发展绿色金融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绿色低碳发展凝聚,实现在“双碳”目标上的创新机制,走出一条碳汇和金融事业融合发展道路,为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绿色发展作出示范样板。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9-02期

  • 第2022-08-30期

  • 第2022-08-26期

  • 第2022-08-23期

  • 第2022-08-19期

  • 第2022-08-16期

  • 第2022-08-12期

  • 第2022-08-09期

  • 第2022-08-02期

  • 第2022-07-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