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召开在即,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欢欣鼓舞、热切期盼,各地各部门正以优异成绩和昂扬精神迎接盛会到来。即日起,本报开设“喜迎二十大”专栏,刊发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反映三晋儿女对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热切期盼。
本报讯(记者何海亮)9月6日,长治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协会正式成立,标志着该市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近年来,长治市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实现乡村善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社会化服务等13项关键领域的全国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和做法受到国家部委高度肯定并在全国推广,有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呈现加快发展良好态势。2021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6.21亿元、村均66万元,集体经济空壳村实现“清零”。长治市成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协会,旨在建立政府、金融、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多方沟通桥梁,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新思路、新模式、新途径,推动全市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据悉,长治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协会成立后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健全从产业培育、人才引进、培训指导、合作交流到金融、税收、用地等方面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体系,推动国家省市支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地落实;坚持市场化运作,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多种实现形式,推广“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完善农民集体企业三方收益连接机制,引导“小生产”对接“大市场”,推动实现农民增收、集体受益、企业发展;聚焦全市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深度参与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特色品牌,把延长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留在农村;鼓励具有民俗特色、红色文化、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观资源的村大力发展民宿旅游,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坚持项目化推进,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盘活农村优质资产,引导村集体以土地入股、资产托管、设备租赁等多种经营模式,与社会资本合作,参股农业龙头企业,以项目建设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坚持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会规、会约和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组织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