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糯3号”是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选育的抗旱耐瘠薄,稳产抗性好,适合我国南方浓香型、酱香型名酒专用的酿造高粱杂交种。“晋糯3号”这粒高粱种子,在吕梁山南部沿黄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临汾市永和县生根发芽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成了永和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带动了周边几个县许多合作社和农户的脱贫致富,形成了“北粮南酒”的高效生产模式,推动了当地有机旱作农业的发展。
在永和种植高粱,每亩比玉米多收500元
“晋糯3号”是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柳青山高粱育种团队,历经20多年科研攻关,选育的酿造高粱品种,在永和县几乎没有农民不知道“晋糯3号”,因为靠它脱了贫又致了富的农户太多了。
药海军是永和县坡头乡岔口村的普通农民,从2013年开始试种“晋糯3号”品种,因为产量高、价格好,效益明显,他果断注册了益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2015年推广面积上万亩,2022年达到12万亩,由于永和县纬度低,海拔高,生育期长,昼夜温差大,种植的“晋糯3号”高粱籽粒饱满,容重高,出酒率高,酿酒品质好,深受南方酿造企业欢迎,已成为郎酒、今世缘、劲酒等多家著名酿酒企业的酿造专用品种,商品高粱一直供不应求,畅销四川、贵州等南方白酒主产区。
近年来,在永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山西农业大学科研团队的技术支撑下,通过“政府+科研单位+农业企业+农户+酿酒企业”的订单农业形式在永和种植高粱,使益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永和县的农业龙头企业,药海军也从普通农民逆袭成为全县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2019年临汾市在对永和县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时注意到,大多数贫困户的“脱贫明白卡”上都有“高粱收入”这一项,临汾市农业农村局专题调研得出结论:“永和县种植高粱每亩能比种植玉米效益提高500元以上。”因此,临汾市主要领导做出在周边县大力发展酿造高粱的指示。永和县周边的大宁、隰县、石楼等多个县,“晋糯3号”高粱种植面积快速增长。
“晋糯3号”高粱品种丰产、稳产性好,在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的《2017年高粱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中,推荐“晋糯3号”为我国北方春播晚熟区的适宜种植品种;2018年-2022年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连续5年将“晋糯3号”作为农业生产重点推广的优良主导品种。“晋糯3号”的选育和推广种植,带动了北方生态区糯高粱的规模化生产。
推动吕梁山沿黄县域南方名酒高粱产业带建设
作为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科学家和山西省杂粮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专家,柳青山研究员率领杂粮科研团队,围绕山西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布局,坚定实施“特”“优”战略,在吕梁山南部沿黄县域规划、打造南方名酒高粱产业带。
针对吕梁山南部沿黄县域多山旱地、瘠薄地,立地条件较差,贫困人口多的现状,充分利用高粱作物抗旱、耐瘠薄的优势,着力推动酿造高粱产业发展。
“高粱等杂粮的发展要聚焦和利用中下等农田和边际农田,做到不与主粮争好地,边际农田显能耐,在当今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背景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柳青山介绍说。
2022年山西省杂粮产业技术体系把永和高粱产业作为体系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立地条件,示范推广了高粱精量播种、地膜覆盖等高效、轻简化栽培技术,永和县今年“晋糯3号”高粱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带动周边县域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
如今漫山遍野的高粱丰收在望,许多南方酒厂开始订购,永和正在成为北方糯高粱南销的集散中心,“永和高粱”已经成为我省有机旱作杂粮的一张名片。
本报记者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