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版:庆丰收·迎盛会

“薯”光绽放 彰显特色农业魅力

——五寨县高标准打造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纪实

  • 五寨县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一角

  • 测产后喜人的数据

  • 今年7月,全省加工型马铃薯基地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进会在五寨县召开

  • 丰产后的醉美场景

  •   建设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行动,是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推动“土豆革命”的具体实践。
      以高标准打造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为载体,今天人们习以为常的一颗“山药蛋”,正以一种剧烈的方式改变着五寨县农业的发展史,刷新着一项特色产业振兴乡村的蓬勃张力!

    走在山西土豆“闹”革命的前列

      喜凉怕热的马铃薯,天生有耐寒、耐旱、耐贫瘠的特性,钟情沙质壤土,无霜期超过120天,有效积温1000℃以上,就可以无忧无虑地鼓起腹肚。
      有“米粮川”之称的五寨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区,境内耕地74.5万亩,鲜有工业“冒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属亚寒带大陆气候,平均海拔1400米,年均气温4.9℃,平均日照2872小时,无霜期120天,夏季无酷暑,昼夜温差大,沙性土当家,特别适合马铃薯生长。境内广袤的“丁”字平川,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高标准建设绿色马铃薯种植基地的天然宝地。
      让马铃薯担当起“端牢中国饭碗”的重任,2015年我国将马铃薯列为第四大主粮。山西北中部地处全国种用、加工用、鲜食用马铃薯优势产区,加快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前景广阔。
      “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一场‘土豆革命’,加快推动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是副省长贺天才2021年4月调研加工型马铃薯产业并召开专题会时提出的重要部署。
      走在山西土豆“闹”革命的前列。早在2020年12月,五寨县即与山西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示范基地,推行“公司+企业+基地+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变传统鲜食型品种为现代加工型品种,变一家一户种植为团队集中种植,推广测土配方、水肥一体化、缓控释施肥、整薯播种等关键技术,打造山西最大的现代加工型马铃薯基地。
      2021年,项目区基础设施(地、水、电、路)建设累计投入2.59亿元,流转土地31251亩,辐射农户1808户4831人,人均收入达到12513元,最高亩产7.3吨,创山西马铃薯单产纪录;2022 年新增流转土地30555亩,辐射到“丁”字平川的4个乡镇23个村庄。

    做强加工型马铃薯的“密码”

      打造投资洼地,构筑项目高地。把小农户组织起来,走好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之路,真正让“小土豆”成为“大产业”……近两年来,五寨县委、县政府顶格推进、包容并蓄,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完善项目优惠政策,为高标准建设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注入源头活水。
      目前,五寨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已形成“六化”特点。“六化”即规模化(规划三年建成10万亩集中连片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其中2021年建成了3万亩,2022年建成了6万亩,2023年将达到10万亩),标准化(种薯质量、起垄高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均统一标准),集约化(亩均投入3000元,亩均产量超6吨),科技化(优种、良法、起垄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农民职业化),机械化(耕地、撒肥、播种、中耕、施药、收获、运输全过程实施机械化),信息化(生产、流通、管理、服务全过程实现信息化)。
      五寨县打造加工型马铃薯基地的成功经验,简而言之,就是坚决贯彻省市决策部署,高规格推动项目落地,稳固建立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保姆式”提供配套基础设施,扩大基地建设规模,集成现代农业技术,全程实施机械化,全力提高科技贡献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政府做好配套设施(田、水、电、路)建设方面的事,企业做好种植生产全过程(种、肥、机、药、收)的事,农民做好围着“山药蛋”(土地租赁+就地务工)稳定增收的事,驰而不息不断加固产业链的厚度、延伸产业链的长度、提升产业链的高度。
      2021年7月,全省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现场推进会在五寨县召开;2021年9月,全省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垄作技术现场会在五寨县举办;2022年7月,全省加工型马铃薯基地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进会在五寨县召开。连续三年,我省在五寨举办马铃薯省级现场会,观摩“五寨做法”,学习“五寨模式”,推广“五寨经验”。

    坚定引深“土豆革命”的雄心

      按照山西“土豆革命”行动方案,到2025年全省要建成30万亩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将马铃薯打造成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和乡村振兴的支撑产业。
      借政策东风,谋转型跨越。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形成“薯头食尾”格局,建成育种、种植、加工、销售、旅游全产业链基地县,让马铃薯产业效益最大化。“十四五”期间,五寨县的新蓝图是实施“5189”计划,即种植加工型马铃薯覆盖5个乡镇,面积10万亩,年创产值8亿元,每年带动农民人均增收9000元。配套建设占地500亩的全省现代化马铃薯育种基地,建设占地260亩的马铃薯精深加工厂,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构建“企业+基地+农户”涵盖“育、繁、推、种、加、销、游”七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定引深马铃薯产业“特”“优”发展,树立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建好现代加工型马铃薯基地,做强现代加工型马铃薯产业,五寨仍在路上,仍在执着地坚持、不懈地探索……

      金建强 王旭红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9-16期

    • 第2022-09-09期

    • 第2022-09-06期

    • 第2022-09-02期

    • 第2022-08-30期

    • 第2022-08-26期

    • 第2022-08-23期

    • 第2022-08-19期

    • 第2022-08-16期

    • 第2022-08-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