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黄晓君调研农业生产托管壮大集体经济工作
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杨海林调研夏粮高产工作
县委常委、南唐乡党委书记李增奎查看草莓苗情
唐兴镇党委书记吉顺俭到社区检查工作
里砦镇党委书记宋海英视察文旅融合开展情况
中卫乡党委书记郭安到浍史村检查指导美丽乡村建设
桥上镇党委书记陈海量深入田间地头查看托管玉米长势
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又是一个丰收季。
河沄草莓园区,果农正在设施大棚内忙碌着栽植新一季的草莓;中卫浮图的农村改厕服务,接上了信息化报修报抽的网络平台;阎村耕读小镇,迎来了新一批英语培训小学员;桥上镇土地入股、集体全产业链托管的玉米地里,一个个壮实的玉米棒子,奏响了丰收的乐章;唐兴镇的社区养老中心,老人们欢歌笑语,享受着幸福的惬意生活……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正在唐尧故地、三晋源头的翼城,在农业农村工作的各条战线,在一个个基地、一个个乡镇、一个个村庄生根发芽、茁壮生长,一幅幅充满生机活力的“富春山居图”正在这片沃土上铺展开来。
近年来,临汾市翼城县把乡村振兴战略摆在突出位置来抓,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扎实有序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厕所革命、人居环境整治、社区治理、农业托管等重点工作,全面发力乡村振兴,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走出一条具有翼城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请随着笔者的镜头,看翼城县一线干部如何书写乡村振兴的华章。
县委常委、南唐乡党委书记李增奎:果菜丰盈日子甜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基础保证。立足天赋异禀水资源和气候条件,南唐乡大力发展小水果和特色蔬菜生产基地,鼓起了老百姓的钱袋子。截至目前,共发展草莓1200余亩、樱桃2000余亩、温泉黄瓜300余亩。
强基础,补短板,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南唐乡修建草莓温室大棚87个,樱桃钢架大棚10个,温泉黄瓜大棚10个,全乡大棚设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幅度提升。
优品种,破瓶颈,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南唐的草莓、樱桃远近闻名,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引进科普惠农“流翔高钙”系列发明专利技术和富硒樱桃种植技术。目前,河沄村草莓钙含量高于其他地方草莓六到七倍,下阳村的富硒樱桃也初见成效。
拓渠道,增收入,增加特色产业收益。南唐乡在线上销售和文旅融合上下功夫,通过对接电商平台,实现分级包装、订单销售,截至目前平台销售已累计突破10万公斤,增收20万元左右;同时,探索打造集采摘、旅游、研学为一体的产业链,今年春节期间,河沄村开展“品草莓、放彩鸢”活动,共接待游客10000余人,创造采摘经济效益5万余元。
上项目,延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建设育种繁育中心、现代化智能化高标准采摘棚、自动化草莓分拣流水线、200立方冷库两座、800平方米草莓交易市场和10亩的草莓文化展示区,项目完成后,将打造集“育苗+种植+采摘+ 销售”“观光+旅游+采摘+研学+食宿”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草莓科技创新综合体。
翼城县发展设施农业已经有20多年历史,设施结构和种植茬口、蔬菜种类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创新,截至2022年,全县设施农业面积3777.9亩,其中日光温室1822亩,拱棚1955.9亩,总产量2.98万吨,总产值1.06亿元。
唐兴镇党委书记吉顺俭:多点发力激活发展新动能
一直以来,唐兴镇以“三化一服务”为着力点,在治理模式、服务效能、乡村品质、重点群体上精准发力,不断激活全镇发展新动能。为赋能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凝聚党群力量,构建网格化治理。按照“规模适度、界限清晰、全覆盖”的原则,唐兴镇以村(社区)为单位设置农村网格31个,社区网格195个,选配2306个微网格员,实现了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小网格”发挥起了“大作为”。
构思发展模式,推动规范化管理。扎实推进“村改居”工作,真正化解城区范围内“服务对象不精准,管理组织不明确”的混乱局面,为提升治理效能奠定基础;同时,探索成立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发挥基层服务组织的作用,将矛盾化解在一线,隐患消除在一线。
立足生态宜居,实行品质化建设。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工作,以基础设施提升为主线,将文化传承、环境改善、产业发展融入其中,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在29个村社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工作,从交通沿线、村庄街巷、田间地头、农户庭院等薄弱环节抓起,以强力举措整治长期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顽瘴痼疾。
突出重点群体,打造定制版服务。聚焦群体性社会性问题,致力于老年服务体系建设,以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作为突破口,让老年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目前封壁、下高等7个村社日间照料中心运行良好,日均服务老年群体达300余人。同时,常态化开展“爱心义剪”“每周义诊”“文艺分队”等各项服务活动,让老年群体可以轻松解决“头等大事”,获得健康颐养的妙招,欣赏身边的视听盛宴。
目前,翼城县共有养老机构6所、社区养老幸福工程2所、城市日间照料中心2所、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2所以及农村日间照料中心77所,并在2021年安装了养老机构信息化服务和通信设备,达到了乡镇全覆盖、运营全覆盖、监管全覆盖。
里砦镇党委书记宋海英:三产融合培育乡村新产业
里砦镇围绕“稳粮、强畜、增果”思路,实施“特”“优”战略,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不断探索,实现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
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完成5.1万亩小麦播种和3.8万亩小麦的生产托管任务;发展露天蔬菜800余亩,打造感军、东续两个庭院蔬菜村;盘活里砦村拱棚55座,优质设施蔬菜扩面提质。建成规模化养殖场53个;扶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179家,养殖量占到全县1/3。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绿牧德品实现了从无公害饲草基地建设、奶牛养殖到奶源采集、巴氏杀菌、冷链运输全产业链条,成功创建国家级奶牛标准化示范场、山西省重点龙头企业。
文旅融合渐入佳境。着眼岳北线美丽乡村连片建设、老官庄村生态旅游度假区等规划。持续加大投入,完成阎村红薯粉条、粉面、石磨面粉加工厂建设,红薯粉条、粉面成功纳入翼城优品。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食、宿、训、拓”于一体的阎村研学基地,阎村成功申报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连续举办6届桃花文化旅游节,累计接待游客30万余人次。
示范带动全面推动。投资216万元建成“翼城优品”包装加工仓储厂房,投资143万元建成果蔬干标准化加工车间,投资45万元建成标准化石头饼生产包装车间,投资39万元建成里砦现代化育苗基地(一期)。2021年,里砦村成功申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投资1200万元建设现代化青储饲料加工项目、粮食烘干项目、农民创业创新培训中心建设项目、翼城优品物流基地项目等10个项目,通过夯实产业基础,补齐发展短板,提升民生品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起到了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翼城优品共授权翼城县市场主体29家,食品加工生产类企业17家,涵盖农特、工艺文创产品共43种。并在里砦镇里砦村建设“翼城优品”加工包装仓储基地,进行初级农产品的分拣包装,以及深加工农产品的精致包装,全年包装数量可达60余万件,构建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中卫乡党委书记郭安: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近年来,中卫乡始终把提升人居环境水平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高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的重要抓手,紧盯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任务,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卫生厕所改造5916座,达到常住户数的92%。新建150立方大型三格化粪池8座,化粪池堆肥车间1座,改厕管护服务站2座,提高粪污无害化处理和有机肥化利用率,为农户提供便捷高效的厕具维修和抽粪服务。
全面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支部书记带头落实“街长制”,党员干部带头清理三大堆,带头不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带头义务清扫。对交通沿线、村庄街巷、田间地头、河道沟渠等分类施策,集中开展清仓整治。采用购买公共服务、成立环卫队等方式,制定完善环境卫生清理、生活垃圾治理、日常保洁管理等制度,组织开展督查评比并将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持续提升人居环境水平。实施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10个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水平。分片打造示范村,推进宜居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营造“比学赶超”和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通过干部“三包”压实责任,党员“三包”先锋示范,门前“三包”全民参与,运用“红黑榜”、美丽庭院和星级文明户评选、时间银行积分等措施,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民生活习惯,增强村民认同感和获得感。
下一步,中卫乡将紧扣发展目标,加大资金投入,持续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实现从“点上美”到“全域美”,推动人居环境水平再上新台阶。
翼城县共建成卫生厕所52070座,普及率达到94.8%,建设了农村厕所智能管护平台,以信息化技术解决农村卫生厕所的管护问题,实现了户厕档案数字化、服务渠道多样化、群众参与监督广泛化、粪污运输智能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分析统计精细化,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了庭院美、村庄美、环境美、田园美,提高了农民的幸福指数,真正做到了“小厕所”助推乡村“大振兴”。
桥上镇党委书记陈海量:农业托管点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
今年以来,桥上镇持续推进“组织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五大振兴,不断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各项工作,逐步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农业托管助力乡村振兴之路,点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
桥上镇党委通过深入调研、认真谋划,统一确定了“土地入股+集体经营+生产托管+保底分红”模式,确保全镇一盘棋。通过各村党支部广泛宣传发动、党员干部积极示范引领,全镇托管工作迅速铺开,托管面积达到4800余亩,占全镇可耕种面积的四分之一。同时,构建“5+2”工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现已完成农资采购,正在有序组织耕种。
今年,桥上镇“土地入股+保底分红”托管面积共4800余亩,9个村村均500余亩,预计年底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80万元,村均50万元以上。集体收入增加了,集体办事有资金、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基层治理就更有保障,乡村振兴发展水平也必将得到有力提升。
下一步,桥上镇将继续狠抓农业托管,扎实推进产业振兴,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夯实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
翼城县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推广“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全产业链托管模式,通过农业生产托管全面带动规模经营,托管面积从2018年3.2万亩扩展到22.3万亩、托管农户从5452户激增到39444户,其中壮大集体经济托管任务已完成77948.25亩,占75500亩任务的103%。
如今,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宏伟愿景,如同一颗颗“希望种子”,在翼城村大地开花结果,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无限魅力。下一步,翼城县将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利用区域优势,完善乡村规划,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均环境,推进全域旅游,努力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伟大举措在唐尧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本版组稿:闫红星 宋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