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记者走进屯留区路村乡郭庄村采访,被一幅幅热火朝天的丰收场景深深感染了:在区委、区政府扶持的设施蔬菜大棚项目区内,第二茬辣椒长势正旺;建设开园一年的肉牛养殖场内,600多头健壮结实的肉牛在悠闲自如地踱步晒太阳……
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村容村貌整洁亮丽、种植养殖产销两旺、村民生活幸福安定,这是记者最真实的采访感受。
党建引领治理有效
“党和政府通过组织程序为我们选出最好最合适最无私心的带头人,把村里治理得井然有序,带领村民走上富裕道路,这就彰显了党组织对我们的关心关爱。”46岁的村民祝红伟感慨地对记者说。
村里的事情虽然千头万绪,但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至关重要。在郭庄村“两委”班子连续两届受到处分、曾一度被视为软弱涣散村的背景下,区委、区政府、区纪委和乡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经过多方协调,选派公安系统能力强、作风正、经验丰富的李来俊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在各项工作都没有头绪的情况下,李来俊个人垫资30余万元,解决村中部分债务,给欠薪村民发放工资,化解了危急矛盾。随后第一书记又和包村干部通过组织村干部和党员上党课、逐户摸排走访调研、群众谈心谈话、充分了解村情民意后,确定徐卫斌为村支部书记最佳人选。
在2021年初换届选举时,徐卫斌以高票当选为郭庄村支部书记。开展工作第一步,徐卫斌迅速配齐班子健全村“两委”班子队伍;随后强化阵地建设,修整规范了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点、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阵地等;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职责分工、办事流程、村干部值班轮班制等制度;严肃组织生活,起草制定“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活动、定期召开民主评议会等等;扎实推进“四议两公开”制度,对村里重大事项、重要项目等,都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强化主体责任,加强监督。通过系统系列软件硬件强化结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显现出来,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也进一步增强。
三八妇女节,召集村中妇女开展了文化活动;重阳节为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了米面油等物品;平时村“两委”成员经常个人出资去看望村里的孤寡老人,困难群众;举办以购代捐、春节送温暖活动;这些活动充分赢得了民心。
“婚丧嫁娶反浪费,请找红白理事会。”记者看到,在郭庄村委会办公室墙上,红白理事会制定并悬挂出了组织机构、备案流程、办事流程和标准、理事会章程等规章和程序。
“为实现党员联系群众全覆盖和优化党员服务,让科学合理、集约管理的网格党小组成为党群的连心桥,让党员为村民服务有舞台、起作用。我们逐步在全村1741名群众、5个党小组、65名党员中推行了‘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这种模式,并坚持常态化,让意见、问题和矛盾在网格内掌握和解决,逐步构建党建引领的治理格局。”路村乡党委书记宋岩皓给记者介绍道。
基础设施美化亮化
整顿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也是徐卫斌开展工作的重要抓手。村里将全长2500多米的进村主干道修整铺上柏油;栽树463棵,种花7186平方米;又将村里的109盏照明路灯全部更换为太阳能路灯;修整排水管网1600多米;去年年底,投资2.8万元,购置水泵、水塔,铺设水管230米,在年关解决了历史遗留的26户紧邻矿区村民的入户吃水难题;去年洪灾冲毁了村头连接村庄和耕地的绛河小桥,已经投资18万元修架成可通过农机车辆的水泥桥……郭庄村变成了“最整洁、最美丽、最宜居”的村庄。
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村“两委”干部通过耐心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召开村“两委”干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股民代表大会,将郭庄煤矿采煤塌陷区属于郭庄村集体的机动地、四荒地补偿款收回集体所有,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为了将郭庄村美化净化亮化常态化,村里招聘3名村民为全职保洁,每年为他们支付6.6万元工资,让维护保洁成为日常工作。目前郭庄村取暖已经全部改造为天然气设施,村级污水管网建设、垃圾处理站也已建好,即将投入使用。
根据屯留区整体调产规划,村集体在500亩“麟绛红”品牌尖椒基地配套机井6眼,变压器1台,目前辣椒收获已接近尾声,每亩可为村民带来4000元的收益。
产业带动民富村强
在产业规划发展方向上,郭庄村在原有产业模式和规模经营的基础上,结合区委、区政府的重点扶持项目规划,围绕种植、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做文章:一是建立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示范区,培育“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主体,带动更多农户实现就业和增收;二是鼓励引导养殖大户发展规模化经营,实现牛场、猪场、羊场总存栏万头(只)以上,并鼓励牛场新建扩建冷库,实现“规模养殖+屠宰加工+线上线下销售”的产业模式。
在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村支书徐卫斌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两次到山东寿光考察取经,并最终确定与实力雄厚的山东寿光润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全面引进成熟的产业、技术、项目和销售渠道,打造五彩椒规模示范种植园区。
2021年10月,路村乡第一家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示范园区在郭庄村开工建设。项目一期流转土地100亩,每座温室大棚投资36万元左右,考虑到承包给村民经营更有利于项目发展,除去一半补贴资金,承包户还需要再投资18万元左右。在村民犹豫观望阶段,徐卫斌号召村干部带头,他自己就报名承包经营了4座温室大棚,在几名村干部带头下,经过给有壮劳力的农户细细算账后,村民们也纷纷前来报名,徐卫斌、杨瑞等干部又带头把承包名额让给村民。村里还帮忙联系农业银行为农户办理贷款解决建棚资金问题,并联系与山东寿光签订统购统销合同。
2022年初,一期9座每座实用面积3.8亩的坐北朝南高标准日光温室竣工落成,基础设施配备全部到位。在寿光蔬菜公司技术员的指导下,抢播了一茬高品质油豆角和丝瓜,村民已经尝到了收获的甜头。
“第一茬油豆角亩产值达1.4万元,今年每座大棚纯收入在5万元以上。”妇联主任张晓丽自家投资了20万元,她和丈夫对今年收回投资都信心满满。
此外,围绕区委、区政府500亩“麟绛红”品牌辣椒产业基地,村集体成立了劳务派遣合作社,实行统一投资、统一经营、统一生产、统一收购等产销环节,实现辣椒种植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和管理。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并引导村民积极入股,带动本村更多劳动力就近务工、收入增加。
32岁的赵志伟可谓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他的平民畜禽养殖场已发展到600多头存栏量。目前正在筹备扩建二期3000头规模牛场,公司还经营着30个蔬菜大棚,牛粪全部处理后用于蔬菜种植,他种出来的蔬菜品质高效益好,公司已经着手建设5000平方米的冷库,未来公司要实现全产业链的种植、养殖、加工和冷链配送、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
“目前,郭庄村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已经成立,同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运行的安全、合理和高效;我们还要建立科学特色产业示范基地项目管理制度,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建立项目绩效考评制度。”徐卫斌介绍说。
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