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综合新闻

仿生治虫科技助力果园生态

——国家梨产业体系研发新型治虫技术

  梨是山西省重要的果树资源之一,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梨产业已发展成为我省农业的特色优势产业和高效产业。然而,长期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导致的害虫猖獗、抗药耐药、农药残留、生态恶化等问题,使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和挑战。
  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团队依托国家梨产业体系,着力绿色有机果园生态植保防控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立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民健康对梨产业提出的高要求,针对梨树主要害虫开展“仿生治虫”“生态调控”新技术、体系及模式研究,结合不同类型梨园的管理特点,制定科学、安全、因地制宜的综合防控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梨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山西省有机旱作生态植保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马瑞燕教授详细介绍了梨园常见害虫、天敌及团队研发的针对梨园主要害虫的“仿生治虫”两项新技术:新型迷向和仿生粘虫板防控技术。
  新型迷向技术是采用自主研发的高浓度低密度仿生性信息素缓释剂型,使靶标害虫雄成虫迷失方向,丧失寻找雌虫的定向能力,从而降低其田间交配概率,达到减少害虫后代数量的目的,是一种经济高效的“仿生治虫”技术,在害虫绿色防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仿生粘虫板防控技术基于昆虫“警戒色”原理改善了传统粘虫板在诱捕害虫过程中的弊端和不足,明显减少了对天敌的误杀,提升了植保物理防控中的生态效益。两项技术,通过嗅觉仿生和视觉仿生,在绿色防控病虫害的同时,构建农业生态环境平衡,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建立了以“仿生治理蛀果害虫”的EPM技术体系和模式,形成创新成果《精准治理果园梨小食心虫“仿生”关键技术研发及标准化应用》,为我省发展有机果业提供生态植保技术支撑,为梨产业提升生态植保新科技贡献率与影响力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0-18期

  • 第2022-10-14期

  • 第2022-10-11期

  • 第2022-09-27期

  • 第2022-09-23期

  • 第2022-09-16期

  • 第2022-09-09期

  • 第2022-09-06期

  • 第2022-09-02期

  • 第2022-08-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