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城市盐湖区东郭镇东郭村,有这样一位青年基层干部,他心系村民,把民生幸福挂在嘴边,放在心里。他就是东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威。
2020年6月,经组织选派,张威从运城市公安局下派到东郭村“墩苗”。最初,张威对东郭村还不甚了解,但干劲十足的他四处走访,很快对东郭村的全貌牢记在心。到任以来,他组织协调村“两委”干部工作,抓党建、办实事,全心全意为东郭村乡亲的幸福生活做服务。2021年盐湖区村“两委”换届时,张威众望所归地当选为东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头雁”
“党建阵地既是党员学习交流的场所,也是党组织为群众服务的窗口、门面。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门面、窗口首先一定要让群众满意!这样群众才会信赖你的工作!”回忆起初来东郭村,面对村党群服务中心陈旧落后的模样,张威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个为群众服务的门面“靓起来”。说干就干,张威积极寻求上级支持,联络到运城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牛文华争取新的办公设施。在牛主任的支持下,很快党群服务中心所有办公设施全部到位,这极大地便利了村“两委”开展工作。
为规范党总支(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6+”活动,落实村级各类组织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制度,一年多来张威先后主持召开主题党日21次,撰写笔记5万余字,推行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还以上率下制作党员户标识牌、党员积分手册等,让党员们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聚焦民生福祉的“贴心人”
东滩是东郭村的粮仓,是全村粮食生产的基地,但东滩的田间道路常年失修,路面破损严重,机械很难下田作业。尤其是在下雨天,村民们下田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形,张威立即向区农业农村局报告,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在东郭村麦收前,东滩1.7公里的田间道路修缮完成,切实保障了东郭村村民顺利复收。
为改造村容村貌,张威先后争取项目资金270余万元,完成村路面硬化改造4000余平方米、散水打造5000余平方米、安装1500米污水排放管道,彻底为东郭村村民解决了雨天出行难、环境差等问题,使东郭村面貌焕然一新。
为进一步推动小城镇建设征地工作,面对村中“钉子户”赵随彥,张威多次深入其家中了解诉求,当了解到赵随彥担心的是土地征收后的就业问题,张威拍着胸口保证说:“放心吧,我一定会全力给你解决!”说到做到,他立刻组织村“两委”与施工方多次沟通洽谈。一片丹心成果喜人,在张威的多次协商后,让不便外出打工的赵随彥获得了工地保安一职。“钉子户”赵随彥一家的难题顺利解决了,张威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发展集体经济的“生力军”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为促进产业发展、村民增收,张威亲率村“两委”一班人筹划成立秸秆回收再利用专业合作社,采取集体入股、专业管理的全新模式运营,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在产业融合发展上,张威主动探索,积极对接南山农场。在探索农旅融合、乡村研学、带动个体“农创客”等方面张威也带领村民进行大胆尝试,真正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东郭村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张威始终把东郭村的振兴发展放在心上,当初刚合并后的东郭村,各支部干部间缺乏交流,更别提村干部们坐在一起商讨村务工作了。可村子的发展,怎能少得了集体的协作与集思广益呢?于是,张威便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村干部座谈会,让东郭村两届村“两委”主干的老干部们一起坐下来,共同探讨,为东郭村的发展出谋划策,发挥老干部们的“余热”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在外乡贤在振兴家乡经济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2021年年底,张威策划了乡贤座谈会,共商村务,倾听在外乡贤对东郭村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做好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谈及以后东郭村的发展振兴,张威充满感情地说:“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作为村干部,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但对此我毫不畏惧,乡村振兴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勇挑重担。”张威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将继续发扬严谨踏实、率先垂范、创新担当的精神,带领东郭村走向更好更美的明天。
裴彦妹 柴诗羽 刘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