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信息联播

大豆收购“内卷” 后市有望转好

  •   进入10月,新一轮降价风波再次席卷。东北地区新豆上量增加,各地基本完成收割工作。鉴于个别地区近期降雨频繁,水分偏大,加之气温骤降,后期新豆储存将面临新的挑战。南部地区节后价格再次下跌,豫、皖地区新豆主流报价在6.26.3元/公斤,水分偏大依旧是贸易商们关注的重点。北方地区各大粮库陆续展开收购,优质豆源竞相追捧,个别地区在运费层面上提高优惠力度,吸引农户送粮,可谓“内卷”不断。

    新豆两极分化严重

      现阶段东北部分地区收割进度接近尾声,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新季大豆收割时间较晚,佳木斯桦川地区完成1/3收割进度,牡丹江林口完成一半收割进度,加上多地降雨增加,收割进度受到影响,水分也略大;吉林部分地区前期内涝严重,今年减产约一半左右,但大部分地区现阶段已经开始少量收割上市。
      今年的东北新豆市场,普遍蛋白偏低,颗粒较小,所以当前新豆两极分化较为严重。蛋白含量39%以上,毛粮收购价格为5.7元/公斤以上;蛋白含量低于39%,毛粮收购价格多在5.5-5.6元/公斤,受水分质量影响,价格略有差异。
      其中,蛋白相对较高,质量较好的这类豆源销量快,价格也具有一定优势。现阶段各大粮库积极收购,重点放在39.5%蛋白以上的豆源。但这类豆源在市场上也备受青睐,所以当前各大粮库收购情况并不乐观。而另一边,蛋白偏低,部分有青豆的新粮,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销往榨油厂等来消耗现有库存,缓解库容压力。
      当前,中储粮工作人员到各地展开调研活动,但并未给出收购价格。

    南方产区价格跳水

      国庆假期前夕,南部地区新豆相继上市,随着上量增加,价格小幅回落。仅仅一个假期的时间,豫、皖地区新豆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掉价,目前主流市场价格为6.2元/公斤左右,蛋白含量42%左右。安徽今年新豆单产150-200公斤左右,种植面积比去年增长约20%-30%,价格波动较往年偏大。湖北基层余粮见底,多为贸易商库存,当地价格小幅回落,前期收购价格较高,利润空间被压缩,后市价格小幅看弱。江苏新季高蛋白大豆也相继进入市场,但价格受周边新豆价格影响,小幅回落,走货速度一般,市场采购不积极。
      尽管今年新豆丰产,市场供应得到保障,但现阶段需求偏弱,对比去年来看,今年豆制品及蛋白厂等下游企业补库节奏缓慢,供大于求的局面逐渐形成。销区贸易商对于优质大豆的追求依旧狂热,但质量、水分也是当前重点关注的问题,新豆大面积上市,选择面广,“物美价廉”则是硬性条件。鉴于市场需求低迷,根据以往经验教训,加上新季玉米也逐渐上量,库容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所以多数贸易商采购谨慎,合理安排库存,步伐稳健。
      综上所述,国内新季大豆全面上市,价格下滑,新豆收购持续进行中,受进口大豆高位价格依托,跌幅有限。未来大豆市场在各大粮库,大型企业以及中储粮的相关收购政策指引下,依旧会带来利好消息。建议种植户密切关注后期收购政策变化以及进口大豆价格变化。

    刘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0-28期

    • 第2022-10-25期

    • 第2022-10-21期

    • 第2022-10-18期

    • 第2022-10-14期

    • 第2022-10-11期

    • 第2022-09-27期

    • 第2022-09-23期

    • 第2022-09-16期

    • 第2022-09-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