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特别策划

以灼灼之心 耀灼灼之新闻路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这是一片需要各行各业的年轻人发挥自身力量的沃土。在这片沃土里,我俯身播种下“新闻”这颗种子,每逢秋收季节,通过媒介的力量,让正义与真实的果实抵达每位阅读者、倾听者、观看者的内心中去。我甚至想让这两个字牢牢刻在骨子里,因为我无法忘记它带给我的自由的思想与浪漫的精神。
  “新闻是我与这个世界互动的方式,我也愿意用我的40年,用新闻报道去传递这个时代的力量。”2019年主持人大赛里姚轶滨记者的回答让正逢大四迷茫的我突然醒悟。或许,我们心中所向往的那片新闻故土,正在这快节奏的时代里被一步步淹没,但正是这个时候需要有正向且理性的观点站出来发声。在疫情肆虐的那一年,我重拾了新闻初心。看到中央广播电视台、人民日报社、人民网等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担当重任,及时传递一线最真实的疫情信息,回应14亿中国人民的关切,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新闻媒体的报道,对于坚定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功不可没,新闻媒体的多样性,也是助力全民抗疫防疫的生命线。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的是新闻的力量,我体会到的是媒体人的担当。
  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生前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年轻人不要只盯着眼皮底下0.5平方公里,应该放眼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大学期间在报社实习时,第一天就被记者老师带去采新闻,我清晰记着两个小时的路程,老师说的第一句话是:“小帖,如果以后你确定要走记者这条路,牢记,新闻是跑出来的,不是等来的。”这句话在我的内心消化了很久,这也许就是建立新闻初心的开始吧。抵达后,老师立刻融入到“同行之家”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们当中,与他们一同嬉戏,一同学习如何把饺子包得更饱满——为了更好地卖出去维持生计。那天的报纸我留到了今天,不仅仅因为上面有着我的名字,更因为报纸上每一个敲下的字,都那么有力量。
  光明日报社记者尚杰曾说过,“苟怀四方志,偏向边地行。新闻工作者要到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接受锻炼、增长才干。那里更需要新闻人的一份力量。”如今,我确定要走这条路。“新闻理想”绝不仅仅是一个名词。一篇报道、一份报纸,只有做到密切联系农村实际、紧盯农村群众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发表评论,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道路。接下来,新时代的我们要做到的是继续保持初心,走进新闻,走近百姓,用心去感受来自新闻深处的温度,用笔去写下来自人民的故事。

帖清修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1-04期

  • 第2022-11-01期

  • 第2022-10-28期

  • 第2022-10-25期

  • 第2022-10-21期

  • 第2022-10-18期

  • 第2022-10-14期

  • 第2022-10-11期

  • 第2022-09-27期

  • 第2022-09-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