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新闻

药香扑鼻农民乐 拓宽增收致富路

翼城东下坪村千亩中药材大丰收

  本报讯 秋末冬初,翼城县南唐乡东下坪村千亩中药材迎来丰收季。
  在该村薛征家的地里,随着大型机械的轰鸣而过,他和前来务工的村民们抓紧时间对地黄进行分拣和装车,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看着满地的地黄被打包装上了车,薛征喜上眉梢,他告诉笔者:“今年种了2亩多地黄,亩产有六七千斤,能卖2万多元。”
  东下坪村中药材种植户有488户,种植面积达2800余亩,为了方便药农销售,村里成立了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中药材集散中心,为药农提供技术指导、政策解读、金融支持、统一收购、集散转运、经纪人培育等服务,采取“党支部+高校+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式运行,彻底解决广大药农的后顾之忧。
  杨兴家是东下坪村最大的一家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高兴地说:“目前,合作社已经发展农户200余户、2000多亩地,平均每户能增收8000余元,种植的柴胡、黄芩、远志、桔梗、牡丹等十几个药材品种,每年能销售1000多吨,总产值8000余万元。”
  据了解,东下坪村种植中药材有5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该村强化党建引领,强力推动发展中药材种植,联系农业银行翼城支行,采用“政银合作”模式,为70余户药材种植户发放惠农贷款1000余万元;借助“清化收”,收回263.79亩连片机动地,进行集体耕种管理,预计今年毛收入可达15万元;与山西农大生命科学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山西农大科研技术优势,确保地增产、人增收;加强对种植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打造专业化、信息化“种植带头人”“致富领路人”“药材经纪人”队伍。着力建设一个高品质中药材种植基地,培育一支百余人中药材经纪人团队,发展一家中药材集散链主企业,以特色中药材产业促进乡村振兴。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博说:“下一步,村集体将以药材加工量为单位参与分红,预计明年集体经济可增收20余万元。”(续文华 吴艳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1-08期

  • 第2022-11-04期

  • 第2022-11-01期

  • 第2022-10-28期

  • 第2022-10-25期

  • 第2022-10-21期

  • 第2022-10-18期

  • 第2022-10-14期

  • 第2022-10-11期

  • 第2022-09-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