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县秀水镇北关村位于县城中心,交通便利,是名副其实的“城中村”。全村面积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57亩,现有农户962户、2343人。辖区内居民达1万多人。
近年来,北关村扎实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如今,北关村摇身一变,不仅“颜值”更靓,而且“气质”更佳,村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不断增多。而这一切喜人的成果离不开北关村村委干部的规划和治理工作的全面推进。
2021年,在北关村村“两委”换届中,53岁的王永明当选北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到任后,他带领一班村委干部按照县、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围绕建设“生态北关,宜居宜业,百姓安康”的目标,从山东、晋中等地特别邀请专家对北关村建设展开规划。从产业提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着手,深入挖掘本村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重价值,全力推动北关村农旅融合发展。
在王永明的带领下,北关村支村两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棚户区改造、香河滨水空间生态整治、“四纵四横一环”公路建设和创建国家卫生示范县等重点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发展能力。村党支部以打造1300亩“北关生态农业体项目”为重点,创建党建主题游园,优质农产品生产项目,建立高品质、标准化、规模化果园,全力推进绿色发展。在村委干部的带领下,北关村不断探索新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利用区位优势打造田园林海新农村。为此,村里详细制定了建温室,聚产业,架起村民致富桥的“1141”项目:即建设一个核桃园天然氧吧;一个市民休闲绿色公园;打造四个基地:即优质农产品供给基地、绿色果品采摘基地、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基地和生态农业科普教育基地。有序推进农展馆、足球场、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和主体商业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形成“文化招商、生态引资、乡谊凝心”的良好氛围。不断壮大北关村村集体经济。
北关村核桃园建于2010年,占地1300亩。去年以来,王永明带领党支部、村委会因地制宜对核桃园建设和保护进行了综合规划,请专家对核桃树进行了修剪,围绕园区新建了十字纵横的“丰收路”“颐养路”“科技路”“健身路”和“田间循环路”。每天来到这里休闲、散步的人络绎不绝。一位姓郭的退休老干部和几位老伙伴结伴沿着“健身路”漫步其间,他开心地说:“这里的空气好极了,我们出门步行几分钟就能来到这里,去年村里沿核桃园修了环形路,每天下午我们都能到这里走一圈,想不到退休后我们能尽享这份闲适的生活!”
今年,王永明和党支部、村委会依托北关村千亩核桃园基地建设优势,竭力打造绿色生态家园,前期已种植完成300亩果树,打造了果树采摘区。主要品种包括樱桃、玉露香梨、蟠桃、红富士苹果、葡萄、枣树、杏、李子等。目前正在全力建设一座6000立方米的生态农业蓄水池(蓄水能力500立方米),有效利用蓄水池收集雨水,形成园区灌溉用水。另有120多亩蔬菜大棚正在有序建设当中。全部项目完成后,可安排500多名村民家门口就业。
如今,经过王永明和村“两委”班子的精心打造,核桃园基地现已变成北关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走进盂县秀水镇北关村核桃园基地时,一座漂亮的现代温室大棚拔地而起,沿着“丰收路”往前走,干净宽敞的村庄主干道两旁,绿树已披上黄色“盛装”,白墙青瓦的农舍鳞次栉比。正在锻炼的居民成群结队,有跳舞的、有打太极的、有打羽毛球的……这几年村党支部加强治理城中村“六乱”,对核桃园进行重新规划建设,全力打造“生态北关”,推进绿色发展,这里已然变成附近居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实现产业兴旺、文明宜居,是北关村全体村民的美好愿景。“现在的北关村,现代庭院、蔬菜大棚、休闲广场、文化长廊一应俱全,这大大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实现村庄‘颜值’大提升,产业越兴旺,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越高,是作为村干部的我最想看到的事情!对于今后的发展,我们必然是越来越有底气、越来越有信心。”王永明说。
梁贵斌 韩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