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们把村集体经济“清化收”工作作为本轮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巡察主抓手。目前,已经收回部分“资产、资源、资金”承包合同,但仍有个别承包户不愿提供合同,还需我们督促镇党委政府加大力度。”县委第一巡察组组长霍建国在巡察组务会上说道。
本轮专项巡察选取了4个村,紧盯“三资”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权力运行风险点,谈心谈话32人次,查阅账簿24册,复印资料1500余份。经过分析研判,排查梳理出合同签订不规范、固定资产未入账等问题81个,全部如实反馈给相关乡镇,将7件问题线索移交给县纪委监委。
“下一步,我们依法依规纠正清理低价发包、超期承包等合同,将伪造合同、无合同强占集体资产资源拒不归还也不缴纳承包费的移交县公安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另一方面,督促乡村健全‘三资’监管制度,完善‘三资’管理平台,加强财务审核把关,规范合同签订流程,实现‘三资’管理公开透明。”县委巡察机构负责人薛登军说。(孙晓丹 田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