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了大半辈子了,从来没想过老年生活还能怎么过。你看看,这边能洗澡、能理发,还都免费。”近日,在隰县黄土镇黄土村的幸福小院,70多岁的苏来只乐得合不拢嘴。一大早就和老伴赶过来洗了澡理了发的苏来只神清气爽。
“祥光高照幸福院,翠色远浮小康家”,黄土村幸福小院门口的这副对联,充满了浓浓的为民服务之情、敬老爱老之意。整洁的小院、宽敞的浴室、崭新的热水器,充足的热水供应,浴床、储物柜、防滑垫、拖鞋一应俱全,村民们可以随时来洗浴;每个月村里还会请镇上的理发师来到小院,免费给村民们理发。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目前,隰县黄土镇已打造了3所幸福小院,下一步还将继续对幸福小院进行升级改造,完善健身器材、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致力打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养老品牌。同时,以幸福小院为载体,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切实让广大村民群众感受到幸福小院的“幸福味道”。
着眼于老龄化的农村人口,提升他们的生活和卫生健康水平,在“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活动中,隰县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市委“坚持乡村振兴道路上一个群众都不能少”“先行建设农村公共浴室”的决策部署,从最小处入手,从最实处做起,先行先试,超前谋划,把建设农村幸福小院列入县委常委会“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活动“工作清单”,由县委主要领导包联,民政局规划,乡镇实施,整合农村闲置校舍、日间照料中心等现有资源,高标准改建农村幸福小院,实际解决农村老人“洗澡难、理发难”等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打造养老服务亮点和品牌。
据了解,该项目以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为目的,以“邻里照料、助餐助浴、抱团互助”为主要服务方式,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解决农村老人就餐、休息、娱乐等基本生活问题,为农村留守、空巢、独居等老人创造一种相互帮助、相互关照、消除孤独的生活环境,实现离家不离村、空巢变暖巢,逐步解决好全县农村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问题,达到“子女安心、老人开心、政府放心”的效果。兴建的幸福小院使用面积为150平方米—200平方米,配备有日间休息室、厨房、餐厅、活动室、男女独立浴室、理发室、洗衣室等。专兼职管理人员都是经过系统培训的专业服务人员和志愿者队伍。
为顺利推进幸福小院工程建设,隰县坚持把农村幸福小院作为优化基层公共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来抓。一是全面摸排明底数。组建工作专班,由分管农业副县长牵头,深入7个乡镇和351个自然村对60岁以上农村常住人口、废旧学校、日间照料中心、村委会等闲置场所进行全面摸排,为建设幸福小院、满足农村群众多样化需求奠定基础。二是试点先行快推进。通过乡村两级自筹,县级补助的形式,按照“一村一策、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原则,利用废旧学校、日间照料中心和村委会办公场所,制定70个行政村幸福小院的建设标准和完成时限,同时坚持试点先行,在每个乡镇选取3个人口相对集中、村民需求迫切的村委,试点改造建设农村幸福小院。三是完善机制抓运行。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管护运行机制,由县民政局统一监管、乡镇全面管理、各村运行管护,统筹做好人员、经费等管理运维保障,设置公益性岗位,负责做好幸福小院的日常运行管护,确保群众能够长期受益,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张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