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廉村居建设中,我们峰仙村咬住‘三资’管理这个重点不放,通过‘清化收’为村集体整合了土地200余亩,全部实施了‘苹果三新示范园项目’和‘百亩老果园间伐园项目’,为集体经济发展‘强筋壮骨’。截至11月底,今年集体经济已收入20.6万元。村民们说,清廉村居建设就是一股清风,为乡村振兴赋了能、加了力。”近日,在临猗县北景乡峰仙村的集体果园里,村党支部书记李峰刚侃侃而谈。
在清廉临猗建设中,临猗县紧紧围绕“健全治理体系、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基层监督、深化清廉文化”的总要求,按照“党建领廉、制度固廉、监督促廉、产业助廉、文化润廉”的总思路推进全域清廉村居建设,全方位打造阳光规范的“清廉村居”临猗样板。
持续创新、升级服务,打造清廉村居共建共治“新高地”
在猗氏镇翟村村委会门口,几块高标准建设的公示牌引人注目,村低保金发放、新农合报销等均在其中。在此基础上,该村还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小微权力监督,创新升级服务水平,在清廉村居建设中吹起一缕“清风”。
在清廉村居单元建设中,作为牵头单位的县民政局严格按照县纪委监委的总安排,通过创新和升级服务等,全力打造清廉村居共建共治的“新高地”。
临猗着力发挥监察监督作用,健全村级组织,先后在全县284个村(社区)配置了“三员合一”人员,促进村级纪律、监察、民主监督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各村根据实际推选3至5名新乡贤担任清廉监督员,监督检查各村委会“三重一大”“四议两公开”制度的执行情况,推动监督检查向纵深发展。
该县还不断拓展普法领域,先后打造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和沿黄线路法治文化带,通过示范带动增强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断提升基层法治治理的能力。
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打好清廉村居制度约束“组合拳”
临猗通过系统谋划、统筹推进,让项目资金清白,让村务治理清爽,让干部作风清正,让民俗之风清朗,全力打好清廉村居制度约束的“组合拳”。
在规范村级“小微权力”上,该县创新制度,制定了“五个清单”,并大力推行村级组织“四公开”。猗氏镇编制完成了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共15条、责任清单共28条、负面清单共5条,让“三清单”成为治村“宝典”、用权“法典”。
在规范村“三务”公开上,该县制定出台《临猗县关于规范村(社区)“三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三务”公开工作规范化,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在“三资”监督管理上,该县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漏洞,积极稳妥推进“清化收”工作。同时,借助优化营商环境这一工作,进一步推动村级政策、资金、项目、政务公开实现了一网通办、一网联办、一次办结。
在培育、发现、选树清廉示范点上,重点选出嵋阳村党建领廉示范点,挖掘归纳了干部“水米不沾”的廉洁精神;翟村监督促廉示范点,规范干部监督机制;新庄村打造文化润廉示范点,动员群众参与清廉村居创建活动。这些典型村引领着全县清廉村居的建设方向与步伐。
压实责任、优化生态,全面推进清廉村居建设“自体检”
在清廉村居建设中,要想以清廉党风政风带动乡风民风,培养好清廉干部,全面推进干部队伍“自体检”就显得十分重要,该县通过压实责任、优化生态的办法,进一步打造清正的干部队伍。
首先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主要通过“五查五看”的方式,对现任村级班子进行一次“红色体检”,对政治上不合格、能力上不胜任、群众意见大、反映强烈的干部坚决依照有关程序予以调整。面对群众的期待,探索将述职述廉向村组干部全覆盖,营造出了良好的清廉环境和社会生态。
其次,临猗县联合村“两委”开展“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宣传活动,在村级活动中心建成了廉政书屋,添置党风廉政书籍,丰富精神食粮。通过“清廉村居”带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生态振兴,构建党建引领、产业兴旺、风清气正的乡村振兴新气象。
作为清廉临猗创建的单元之一,临猗以党建为引领,围绕乡村振兴发展目标,打造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的清廉村居廉政文化品牌,以清廉村居建设之笔,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张新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