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美丽)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获悉:我省今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取得优异成绩,在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的全国大豆高产竞赛中,翼城县中卫乡浮图村的山西新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武乡县上司乡张庄村的种植大户杨俊维,荣获“金豆王”荣誉;山西农大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马俊奎荣获“奋豆者”荣誉;吕梁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王建才荣获“豆明星”荣誉称号。
据悉,2022年是全国启动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第一年,为挖掘大豆增产潜力、探索提高单产路径,年初开始,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全国大豆高产竞赛,分设“金豆王”“奋豆者”“豆明星”三大奖项。
据了解,山西新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示范种植115亩,参加全国带状复合种植组大豆高产竞赛,选用大豆东豆1号品种和玉米天育108品种。去年9月28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山西农大郭平毅专家为组长的专家组开展实收测产,专家组按照《2022年全国大豆高产竞赛实施方案》的测产方法,对4.01亩大豆开展实收测产,亩产达到154.5公斤。武乡县上司乡张庄村的种植大户杨俊维,2022年示范种植256.8亩,参加全国带状复合种植组大豆高产竞赛,选用大豆东豆1号品种和玉米太育1号品种。去年10月10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山西农大郭平毅专家为组长的专家组开展实收测产,专家组按照《2022年全国大豆高产竞赛实施方案》的测产方法,对3.0亩大豆开展实收测产,亩产达到137.3公斤。
荣获“奋豆者”称号的山西农大经济作物研究所马俊奎研究员,担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汾阳大豆综合试验站站长、执行专家组成员等职务。从2015年开始,他主持在我省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示范,从2017年开始他指导孝义市富东农机合作社,连续5年在孝义市大孝堡镇东盘粮村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示范,示范面积超过500亩,是我省第一个开展该技术大面积示范的合作社,并引进我省第一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械和窄幅大豆专用收获机械,创造性地开展苗后分带喷施除草技术,基本实现了该技术的全程机械化。2022年被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聘任为山西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专家指导组组长和山西省大豆科技自强行动总顾问,他担任农业农村部大豆油料扩种行动专家指导组西北区域协调人、山西省技术负责人,担任吕梁市、孝义市等5个地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专家指导组组长,积极参与我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手册编制,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11场,培训农技人员、种植大户5000余人次,取得良好示范效果。他在推进我国发展旱作大豆重大战略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荣获“豆明星”称号的吕梁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王建才,自1989年7月从山西农大毕业后,始终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农民收入作为自己工作职责。他积极参与部省级大豆高产创建工作,从2009年到2012年,在临县、兴县等深度贫困地区创建部省级大豆高产示范片区期间,作为技术站长,从规划布局实施方案再到技术指导,他都亲力亲为,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超额完成任务,达到了部省级要求。特别是2021年在临县兔坂镇向阳村的3.4亩大豆高产示范田,经过省市专家测产验收,亩产达到348公斤,创建了黄土高原黄土沟壑区全国最高纪录。王建才还创新性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2022年吕梁市承担了7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任务,通过孝义试验进一步优化了种植结构、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样板,经过技术人员的测产,玉米亩产达700公斤,大豆亩产达160公斤。省农业农村厅于2022年8月2日在孝义召开了全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场观摩会,总结了孝义的好做法。针对吕梁十年九旱的实际状况,他亲自起草制定了吕梁市旱地大豆技术操作规程,从整地、选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各个环节做出了明确规定,目前经过专家审定,积极申报吕梁市市场管理局的发布,为吕梁乃至我省大豆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