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仓村位于襄垣县城东南3公里处,毗邻潞安化工集团五阳煤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246户643人,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8.5万元,主要来源为土地、商铺租金。天仓村被列为“三个一批重点村社”监督治理重点村以来,县镇村三级联动,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病症,通过打好“夯实党建、化解矛盾、狠抓监督、办好民盼”四套“硬核”组合拳,精准施治,奋力走出了一条乡村“善治”新路径。
聚焦班子建设
建强战斗堡垒
天仓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3名、支委3名,下设3个党小组。村“两委”班子成员共5名,其中村委委员2名、空缺1名,村“两委”均不交叉任职。60岁以上老党员占一半以上,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强的状况亟待改变。
自“三个一批”监督治理工作开展以来,一是抓班子建设,镇党委选派了1名年轻选调生作为支书助理加强支部力量,指定了1名镇纪委专干全程指导工作,增派了1名包村干部专抓党建。村党支部培养后备干部1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二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村“两委”班子周例会制度、村“两委”干部坐班值班制度、集体学习制度等。三是通过党员积分制管理,从严从实激发党员活力,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
规范制度建设
推进基层治理
天仓村因历年来村级债务和“三资”管理不规范,造成债权债务人和村集体矛盾比较突出,严重损害了党组织威信和村集体利益,对此村民意见很大,成为摆在新一届村“两委”班子面前的一道难题。
“三个一批”监督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村“两委”以“清化收”政策为“法宝”,事不避难,直面困局,经前期全面排查摸底对债权和债务分类处置。一是党员干部带头缴。针对涉及部分党员干部及其家属存在欠缴租金问题,工作组进行一对一谈心,给他们讲党性做表率,现任村委会干部李某,做好其家属思想工作,带头补缴商铺和设施大棚租金1.5万余元,其余党员干部纷纷主动缴纳。二是疑难复杂合同集体研判后限期缴。重点对较为复杂的原申鲁木塑板厂、飞扬废旧汽车回收公司、有福化工厂等7家企业,多次召开工作组协调会议、村“两委”扩大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按照一案一方案、一案一对策,从村干部及其家庭参与的合同事项入手,坚持政策攻心、法治宣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互利互惠原则,工作组和村负责人主动和企业法人沟通协商,了解经营状况,分析政策形势。对上任村委会欠原申鲁木塑板厂30余万元被对方起诉事项,新一届村“两委”主动和企业对接,了解到该企业想转型为星海厨卫这一想法,积极提供便利,为其清理租用厂房周边的垃圾,方便堆放物资,并自筹资金5万元硬化场地550余平方米,企业被村“两委”诚意感动,主动撤诉,并同意将原占地租金增加15%。三是对无正当理由拒不缴纳租金的霸王业主,依法依规催缴。集贸市场大棚某商铺,以村委会欠款和集贸市场乱停车影响其经营为由不缴纳租金,且态度强硬,拒不配合核实工作,工作组和村委会负责人主动上门不厌其烦做工作,一遍一遍和他算法律账、经济账、发展账,并对集贸市场环境和停车秩序进行整治,改善营商环境,终于取得经营户的理解和配合,补缴了租金。工作中,按照清理合同—化解矛盾—再签订新合同—补缴租金程序,把应收资金依法依规收回。截至目前,共排查各类固定资产2578.03万元;排查各类合同32份,已清理或规范合同28份,清欠和增收资金53.5万元,依法依规维护村集体利益,化解了矛盾纠纷,树立了党组织威信,弘扬了清风正气,赢得了群众信任。现如今,“三务”公开等情况开展全方位嵌入式监督,村里的大事小情、日常开支、群众关心的问题一目了然,群众心中的怨气得到了根治。
明晰监督路径
提升治理实效
“三个一批重点村社”监督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天仓村严格实行每周调度工作法,对工作任务每周检查、工作专班每周汇报、难点焦点每周研判、推进情况每周通报的工作机制。通过“夯实党建、化解矛盾、狠抓监督、办好民盼”四项举措,天仓村“三个一批”监督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汲取以往村集体利益受损和干群关系紧张的教训,该村把加强监督治理作为着力点,一是加强廉政教育,召开警示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以案说法。二是注重本级监督,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了村“两委”联席扩大会议(监督委员会参加)制度,坚持完善“三重一大”“四议两公开”“三资”管理、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申报等制度,规范“三务”公开,积极配合县委第二巡察组对天仓村进行专项巡查。三是加强全过程监督。建立村级重大项目开支事前报备制度,利用小微权利微信平台,县集体资产产权交易平台等对村级“三资”管理全过程、多维度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真正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四是积极开展清廉村居建设,新建了廉政文化室,开展经常性党风廉政教育,结合“一约四会”、移风易俗、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营造了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办好民生实事
破解群众难题
“三个一批”工作专班、包片包村干部通过持续入户走访,收集电力改造、交通、改厕等各类问题16条。针对收集到的问题,制定了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紧盯难点焦点,回应群众关切,实施对账销号管理。一是改善交通基础设施,针对村内部分道路坑洼损毁等问题,投资40余万元完成了村主干路“一事一议”铺油工程,自筹28.6万元完成了村东圪嘴路800平方米柏油铺设、新区北路1138平方米柏油铺设。二是环境卫生整治,对村设施大棚路两侧进行整治,清理垃圾110余吨,对519国道沿路居民户外厕所及脏乱差问题进行整治。三是对集贸市场进行停车整治,优化了营商环境。四是对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村文化活动场所完成修缮和提档升级,完成了村党群服务中心西楼楼道粉刷160平方米、文化活动中心戏台屋顶做防水463平方米、室外粉刷墙面6000平方米、安装栅栏26米、更换房间门窗44个、拆除旧墙80米。
“三个一批”监督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天仓村投资70余万元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围绕服务群众需求,改善和增设了便民大厅、翁童雅趣室、文化娱乐室、排练室,健身器材等,修缮了戏台、文化活动广场;围绕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改善和增设了党员活动室、廉政文化室、天仓智汇室等,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一个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寓服务、教育、办公、文化、宣传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服务平台。既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和教育娱乐需求,一桩桩民生实事不断实施,一件件惠民工程不断落地,全面增强了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本报记者赵跃华 通讯员曹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