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企业拉动,黄花增值,销路不愁。”1月11日,大同市云州区黄花种植大户刘扩建说,去年收入200万元,今年有望翻一番。
地处火山群的云州区种植黄花有600年的历史,但是由于产品销售困难,黄花种植面积一直徘徊在3万亩左右。十年前,区委区政府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大面积种植黄花,八年间全区种植面积达17万亩,成为名副其实的黄花之乡。
今年48岁的农民刘扩建就是乘着大力发展黄花产业的东风日益发展壮大的,目前已种植黄花1800亩。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种植基地考察时指出,黄花也能做成大产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要保护好、发展好这个产业,让黄花成为群众的致富花。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黄花产业,云州区在投资近千万元于水利建设的基础上,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壮大黄花深加工企业。煤老板贾秀琳投资7千万元华丽转身,建起拥有6条生产线8种黄花产品的民之源黄花食品有限公司;三利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持续投入460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新开辟出黄花啤酒等5条黄花深加工生产线……
为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区委书记宁文鑫一个月内走访完全区十多家黄花加工企业;区委副书记、区长郭普跃带领相关人员,先后两次赴深圳,帮助该区的三利农业集团公司对接深圳农业基因研究所,协商科技含量较高的“黄花提纯”合作事宜。
近两年内,全区已有园区高质量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中国黄花交易中心等11个黄花建设项目落地。其中,上亿元项目6个。目前,全区共有15家黄花深加工企业的23条生产线投产运行。产品由过去单一的晒干菜,发展菜品、饮品、功能品、化妆品共5大类121种产品。如黄花干菜、冻干黄花、冰鲜黄花、黄花酱、黄花饼、黄花茶、黄花啤酒、黄花酵素等,全区产业链产值已达17.5亿元。
产业链的延伸使黄花的品质不断提升,身价倍增。去年9月,云州区黄花入选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典型案例,成为山西唯一。
云州区在依托企业创建高素质农民培训学院培养黄花种植技术能手和农村经纪人1800人的同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形成黄花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渠道。产品先后出口北美等地,打入国际市场。
区黄花办主任张一鑫告诉笔者:“不出两个月,全区黄花将销售一空。”(李众 生桂 化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