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亮点新闻

长子县多方发力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去年以来,长子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从多方面发力,抓实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步伐。
  该县大力推进“一县一业”,重点发展以青(尖)椒为主的设施蔬菜产业,去年短短5个月时间就新发展青(尖)椒种植3万亩,超过了前三年的面积总和,带动农民实现收入4.5亿元,占全年一产产值的18.2%。同时,新建设施大棚1807座,建设标准化特色高效农业园区34个,长子青椒入选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山西仅有四家。
  该县按照生态发展、循环发展的理念,加快向现代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全县养殖区域布局基本成形,西部及西南部以草食畜为主,中部、东部及北部以生猪、蛋鸡养殖为主,全县生猪、蛋鸡养殖规模化率达90%以上。截至2022年底,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到337.1万头(只)。
  该县通过强农惠农政策等项目的扶持,形成了中药材集群、果菜集群、酿品集群、肉制品产业集群和功能保健品产业集群等。2022年享受全市一产高质量发展和全县惠农政策补贴资金达到1000万元。
  该县高效推进农技推广工作,建设了兴民、丹西隆鑫2个集新品种、新技术为一体的示范基地,培育了多彩、顺垚2个社会化服务组织及160个示范主体;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开展全域有机农业技术服务,使农业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再创新高。
  在改厕过程中,该县要求每村进行试点改造后再全面推开,以村为实施主体,制定严格的施工标准,对施工材料到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每周对改厕进度和监理巡查的问题情况在全县进行通报,采取村自验、乡镇验收、农业农村局抽验的三级验收方法对农村户厕改造工作进行验收,有效提升了户厕改造用户的满意度。
  该县通过探索奖励机制、包联机制,帮带机制等,设立多重奖励资金,制定出台《长子县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带弱村实施方案》,设立资金风险池,盘活闲置资源,全力消除了10万元以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截至目前,全县286个行政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比例达到57%。(杨晓勇 王志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2-07期

  • 第2023-02-03期

  • 第2023-01-17期

  • 第2023-01-13期

  • 第2023-01-10期

  • 第2023-01-06期

  • 第2022-12-30期

  • 第2022-12-27期

  • 第2022-12-23期

  • 第2022-12-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