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请进来 搞创新·求突破——记乡宁县新农合作社
以农民为中心 以田间为课堂——记山西沁丰薯业有限公司
引领示范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记寿阳县田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进田入棚一身土 竭诚服务一片情——记陵川县马兰花农民田间实验学校
走出去·请进来 搞创新·求突破
——记乡宁县新农合作社
乡宁县新农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1月,现有社员450户,注册资金500余万元,新农合作社依托昌宁镇城北垣独特的优越种植条件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拓宽服务渠道,助推乡村振兴。近年来,合作社投资400余万元成立了物资供应站,为农户团购生产中所需的一切物资,价格低廉,方便快捷。强化科技推广,助推产业振兴。合作社重视科学种植,滴灌、果园生草、水肥一体化、拉枝下垂、铺黑地膜等先进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红富士、新红星、红将军、嘎啦等高标准果园发展到4000余亩。组织社员培训,助推人才振兴。2018年,合作社举办“乡宁县新农杯”果树管理技能大赛,大大激发了广大果农学技术、学管理的信心和决心。
开展文艺宣传,助推文化振兴。2019年,合作社成立北垣百人威风锣鼓队、妇女文艺队,举行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民丰收节、大型消夏联欢晚会、广场舞、大合唱等,将农村文化生活推向高潮。
组建四支队伍,助推组织振兴。合作社确立了党员、工会、妇联、团支部“四支队伍、融合发展”。党员、团员在各自的岗位上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合作社转变为名副其实的综合性、服务型合作组织。
近年来,该合作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好评。
以农民为中心 以田间为课堂
——记山西沁丰薯业有限公司
山西沁丰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地处沁源县沁河镇垣上村,公司以马铃薯种薯生产为主业,同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等工作。沁丰田间学校成立于2020年9月,田间学校立足服务“三农”,面向生产一线开展技术培训,受到了农民的广泛好评。
“田间学校”是培训农民的一种全新模式。该田间学校是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农业技术员担任辅导员,在作物全生育期组织开展培训。每一期培训主题明确、目的明确,指导开展生产极具针对性。
近年来,沁丰薯业公司积极联系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办到田间地头。在关键农时和节点,多次采用田间学校模式组织开展“以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乡村振兴带头人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农民群众科技素质、经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技术培训活动。截至2022年12月底,该公司共组织田间学校培训7期,培训农民1200余人,其中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67人。
“田间学校”学本事,乡村振兴正当时。接下来,公司以“科技兴农”为宗旨,将持续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同时,立足自然资源优势,扩大马铃薯等优势农产品种植规模,打造产业示范基地,不断延伸各类农产品加工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使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引领示范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记寿阳县田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寿阳县田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寿阳县尹灵芝镇,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金2500万元,总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1000亩。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田益公司依托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山西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雄厚技术实力,产、学、研相结合,开发出了新型生物有机肥、腐植酸全水溶液态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系列产品,拥有了两项发明专利。
公司自2018年被授予农民田间学校以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田间学校作用,先后为寿阳县农业农村局、祁县农业农村局、昔阳县农业农村局、榆社县农业农村局、榆次区农业农村局等地学员传授设施蔬菜、水果种植技术以及肥料、现代农业等方面的技术,并组织他们实地观摩,累计达到2000余人次。通过实训、观摩、授课等各种方式,让不同的种植户依据自己的生产实际,根据当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比对,学员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此外,公司依托康养产业项目,建设了6座联栋智能温室和200亩大田作物水肥一体化试验田,力争继续把现代农业做精做细;充分发挥自身所长,利用肥料方面的优势,种植有机蔬菜和水果,带动发展乡村旅游,同时又利用乡村旅游的平台有力地促进肥料和有机果蔬的销售。
进田入棚一身土 竭诚服务一片情
——记陵川县马兰花农民田间实验学校
2009年9月,陈卫星和22名普通农民创业者共同出资创办陵川县马兰花蔬菜专业合作社。2011年,在上级组织的指导下,马兰花合作社党支部成立,担任理事长的陈卫星兼任党支部书记。
2014年,陈卫星带领合作社建成了全县唯一的省、市、县三级创业孵化基地,开办了陵川县马兰花职业培训学校。将科技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农家温棚、菜地果园,并充分利用该平台,采取“基地实习、到村培训、上门指导”等方式,聘请相关专家,进行了蔬菜种植、民间工艺品制作、电子元件组装等方面的培训,累计培训学员1万余名。
合作社从山东寿光引进了兴建冬暖式蔬菜大棚的人才和技术,帮助陵川县建设蔬菜大棚300多栋,填补了当地在冬季蔬菜种植方面的空白,点亮了农民种植蔬菜致富之路,为蔬菜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理念,日常管理实行“技术人员统一聘请、种植品种统一规划、农业工人统一调配、设施设备统一共享、技术服务统一提供”运作模式,做到了大棚管理责任到人、技术服务责任到人;在蔬菜销售方面,实行“农超对接、蔬菜产品统一销售”的模式,与晋城、长治等地超市签订长期的供销协议,有力地推动当地蔬菜产业化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