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时光印记

懵懂少时文学梦

  我少年时期爱做梦。每到冬季,村里征兵,有后生披红戴花入伍,全村人在鼓声中相送,我羡慕解放军红五星绿军帽,就做当兵梦。当蓝湛湛的天空有喷气式飞机掠过,留下两道长长的白线,白线逐渐散开,融为一道絮状白云,然后慢慢消失,我便做飞行员的梦。做的最多的是英雄梦,雷锋梦,黄继光梦,邱少云梦,勇斗偷生产队辣椒地主的刘文学梦,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梦。
  我少年时期做的最长的梦是文学梦。文学梦的缘起完全是因为少年的虚荣。
  小学三年级,张世旺老师任我的班主任并带我们的语文课。我们班上二十几个学生,挤在校园东排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教室里。张老师是村里民办教师,学历不高,但口才极好,擅讲故事。那时的语文课本上都是些配合政治的课文,了无趣味,得闲了张老师便给我们讲长长短短的故事,如朝三暮四,忘性大的傻大个,西游记、三国、水浒片段等。那个年代,朝鲜的一部电影《卖花姑娘》轰动全国,大人们先睹为快,到城里的电影院买票看。张老师看了回来给我们讲,全班同学听得凝神屏息,个别女生听着听着就趴在课桌上抽泣不止。卖花姑娘的身世悲惨,感人至深,张老师生动的讲述感染了我们幼小的心灵。
  三年级开始,语文课已经要求造句。记得一天上早课,张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完成造句作业的便可放学。几个容易词的我很快便造好了,“拂动”一词却颇费思量。那时全国提倡“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我灵机一动,便写出“大赛、大庆两面红旗在全国人民心中哗啦啦拂动着”。写完便交给坐在讲台上的张老师。不想张老师大为高兴,刚刚看完我的作业便急不可待地站起来,把我造的句子给同学们读了一遍,对我用“拂动”造的句子大加赞扬。我完成了作业,背了书包得意洋洋地走出了教室。因为是早课,东方的太阳还未越过房顶,我们东排教室的影子遮着多半个校园。背着书包走到阳光下,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惬意。
  四、五年级有了作文课,我便最期待张老师上作文讲评课。那时的作文题无非是“记一次难忘的劳动”“记一件有意义的事”等等。写记叙文,要求具备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六要素。记叙的开头大致是“今天是植树节,晴空万里,一碧如洗。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参加植树活动”等套路。同学们都头痛写作文,我则对作文情有独钟,原因是张老师每次都讲评我的作文。回想起来,当时我们的作文水平实在很差,只是我的作文比别的同学句子通顺些罢了。因为常受表扬,我就四处找书读,读了后便牵强地把些词句写到作文里去。记得当时在一本老课本里读过杨朔的《荔枝蜜》,这篇文章的结尾是写作者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小蜜蜂云云。我写记劳动的作文,也生搬硬套写自己晚上也做了一个梦,梦见云云。张老师表扬我的这篇作文结尾新颖,出人意料。实际只是照猫画虎罢了。
  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做起了美妙文学梦来。梦想长大当记者,当作家。最初的文学梦是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变成铅字。上世纪70年代正式的报刊都是铅字印刷,能变铅字就是文章正式发表了,对于写作的人是一种很高的荣誉。我本家的克俊叔叔在县里通讯组工作,他的文章常在《山西日报》《日梁日报》等地方发表,是我们县有名的文化人。在他的提携下,我们学校张世旺、赵玉福两位老师被发展成了文水县通讯组的通讯员。他们常常投稿,有文章在《吕梁日报》发表。报社还常寄《山西日报通讯》等学习材料给他们。张老师曾几次借我看《山西日报通讯》。我就学他们的样子开始投稿。下午放学后躲在光线昏暗的家里,偷偷摸摸地把张老师表扬过的作文用印蓝复写纸复写三份,写好后分别装入三个白皮信封里。然后在不同的信封上分别写上《山西日报》收,《吕梁日报》收,文水县广播站收。往这些地方投稿当时是不需邮资的,但我怕人笑话,怕人看见我要投稿,我就七凑八凑凑够每封信的邮资共两毛四分钱作邮费,等待邮递员的到来。那时县里的邮递员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冬天里他藏了军用绒帽,穿着满是油渍褪了色的草绿棉大衣,骑一辆年久斑驳的绿色大摩托车。他每天到我们村送信的时间是早上吃饭时间,这时我们刚刚下早课。他骑着大绿摩托车,“突突突”把车停在我们校门口,一股香香的汽油味便在周围弥漫开来。他一来,学校的老师便走出校门,或取报或取信。我们学校在村东头,校门口前面就是村里大街,街旁房子的墙根到早饭时聚了很多端饭上饭市的人们,人们一边吃饭,一边说笑着聊天,煞是热闹。这种情况,给我寄信带来极大不便。怕老师和村里人看见自己的所作所为,我把信装在口袋里捂了好几天,皆因邮递员周围人多,未能寄成。有一天正好邮递员周围人不多了,我瞅准时机怯生生地把信掏出来,递给邮递员,又紧张地把零零整整的邮费交给他,唯恐他不收我的信。邮递员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收了信和邮费,放在摩托车后面的邮包里,然后搭上车拧上油门。“突突突……”摩托车尾冒出浓浓的青烟,邮递员一溜烟不见了。
  寄走了信就等待回音,那时间真是漫长。每天早上放学等邮递员来,期待他的到来与我相关,奢望有一封信是给我的。用稿通知更好,没有的话哪怕是报社编辑的只言片语也好。等着等着就失望了。试想那么幼稚的一篇小学生作文怎么能引起编辑的关注呢。我相信老师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之后又把张老师表扬过的另几篇作文复写了,寄过几回,但都泥牛入海了。我与所有初次投稿的人一样,体会了投稿后的兴奋、紧张、期待、失望、焦虑、不死心等复杂的情绪,这些情绪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投稿行动以失败而告终。因为失败,说出来怕惹人讪笑,这件事就藏在了我心底很多年。
  这件事对我来说完全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看起来投稿是失败了,却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爱好写作的种子,使我有了自己的梦想。我非常感谢小学时代张世旺老师对我的夸奖、鼓励、偏爱。不吝啬对孩子们的鼓励是教育的一种原则,张老师深谙其理。对幼小心灵的赞赏,常常会在不经意间灿烂成一朵美丽的花。这使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论遇到多大困难,都未忘记自己的初心、自己的梦想,没有失去人生的方向。我努力向写作靠近,向文学靠近。
  经过不断努力,我的作文水平有了提高。虽有曲折,但我终于以不错的成绩考入大学。大学毕业后,我为师育人九年,再后成为学生杂志《新作文》的主编。2009年起我有幸主编《名作欣赏》,与全国著名的作家教授交往,服务于文学。
  少年的梦,令人回味,结于心。写成文字,算是将记忆存放。

赵学文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2-14期

  • 第2023-02-10期

  • 第2023-02-07期

  • 第2023-02-03期

  • 第2023-01-17期

  • 第2023-01-13期

  • 第2023-01-10期

  • 第2023-01-06期

  • 第2022-12-30期

  • 第2022-12-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