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种植导航

2022-2023年度小麦冻害原因解析

  进入2月中下旬,我省南部麦区陆续返青。日前,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科研人员在临汾市尧都区、洪洞、襄汾及霍州等地调查时注意到,今年是小麦越冬期发生冻害较为严重的年份,其冻害总体趋势为:水地麦田重于旱地麦田,水地麦田中正茬麦田重于回茬麦田,同一品种早播麦田重于适期播种麦田。

一、2022-2023年度小麦冻害原因解析

  从近年播后至越冬前和越冬期气温、播种前和播种后至越冬前降雨量、播种期和冬前叶龄分析,越冬期最低气温2020-2021年度低于2022—2023年度,但2020-2021年度未造成冻害,而2022-2023年度却造成区域个别地块的严重冻害。
  究其原因:一是2022—2023年度小麦播种期偏早,2022-2023年度较2020-2021年度约早近20天;二是2022—2023年度播种后降雨量偏多,2022-2023年度较2020—2021年度偏多近110毫米;三是2022-2023年度播种后至越冬期前气温偏高,2022—2023年度较2020-2021年度偏高约1.17 ℃。2022-2023年度播种期偏早、播种后至越冬期前降雨多、气温偏高这三个因素耦合促使小麦快速生长导致叶龄偏大,使小麦分蘖节含糖量下降,抵御越冬期低温的能力下降,这是其发生冻害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生产上部分品种的冬性较弱,氮肥用量普遍偏大均造成小麦越冬前的快速生长。

二、如何规避小麦越冬期冻害

  从以上冻害原因解析看出,较传统播种期适当推迟播种实现适宜的冬前叶龄是规避小麦越冬期冻害的关键。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传统播种期已完全不适宜现今的小麦生产,其原因:一是气候变化中的关键气象因子气温逐年上升,特别是秋季气温的上升。二是麦田土壤肥力的逐年提升和大量无机肥料氮肥的施入。三是生产上品种冬性特性渐弱。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结果表明,晋南旱地麦田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7日-10日,水浇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中小麦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16日-18日。在此播种期内的小麦不会因气温偏高、土壤肥力改善、品种冬性偏弱而造成冬前叶龄偏大,其小麦抗逆(抗旱、抗寒、抗倒)、抗病、高产。

  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马爱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3-03期

  • 第2023-02-28期

  • 第2023-02-27期

  • 第2023-02-24期

  • 第2023-02-21期

  • 第2023-02-17期

  • 第2023-02-14期

  • 第2023-02-10期

  • 第2023-02-07期

  • 第2023-02-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