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新闻

马浩然:扎根基层的新农人

  科技兴农,人才是魂,乡村振兴离不开高素质人才队伍支撑。在运城夏县有这样一位大学生,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回归故土,扎根热土,发挥自己所学专长,当好村民移动果蔬种植的领路人,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为更多懂技术、敢创新、勇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大学生做出了榜样。他,就是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研究生马浩然。
  为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发挥专业学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与山西易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准则,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构建校企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新格局。2021年12月,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移动果蔬产业园”在夏县南大里乡德兰农场正式挂牌,投入运营。
  得知母校与故乡牵手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马浩然仿佛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通过导师和学校的协调,他与基地负责人取得了联系,达成了合作意向。去年2月,马浩然把自己的“移动果蔬盆栽种植”“无土栽培技术”“新特优品种培育”等科研项目全都建在德兰农场的示范基地。依托设施大棚,运用现代化农业技术,把果蔬栽植在盆里,供人们在不同季节观赏和采摘食用。盆栽果蔬不仅能精准控制植株大小,而且方便了授粉、疏花、疏果,节约了人工成本,利于病虫害防治和水肥控制。全年可出果3至5批,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益。
  通过马浩然在田间地头的创新实践、示范引领,让农民主动接受前沿科技,学有目标,学有榜样;让实用管用的科研成果在当地落地生根,真正让农场成为农业科技成果的孵化基地。据了解,目前该基地已建成占地50余亩樱桃、杏树、苹果树、盆栽草莓、圣女果、葡萄等品种的移动采摘园,为企业年增经济效益100余万元,同时解决了15名帮扶人员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谈到未来的打算时,今年25岁的马浩然信心满满地表示,党的二十大吹响了新征程的奋进号角,他决心以校企联合为契机,继续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把实验室搬进大棚里,扎实推广技术,精准服务农民,更多回馈家乡,为繁荣当地经济,促进农民收入,振兴企业注入源头活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彭建囯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3-07期

  • 第2023-03-03期

  • 第2023-02-28期

  • 第2023-02-27期

  • 第2023-02-24期

  • 第2023-02-21期

  • 第2023-02-17期

  • 第2023-02-14期

  • 第2023-02-10期

  • 第2023-02-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